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5)
学位论文(3)
会议论文(1)
报纸(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7)
地方文献 (3)
按年份分组
2009(8)
2008(11)
2007(6)
2006(8)
2000(1)
1998(6)
1997(6)
1992(3)
1990(6)
1986(4)
按来源分组
词学(6)
文学遗产(2)
咬文嚼字(1)
小百科(读写版)(1)
学术月刊(1)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辞书研究(1)
福建文学(1)
小说界(1)
贵州社会科学(1)
如何评价宋初婉约词
作者:王友松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婉约词  宋词  晏殊  歌妓  欧阳修  词人  情词  推陈  作家  柳永 
描述:同努力的结果。而在宋代词坛上,婉约词家是很有生气,很活跃的一支主力军。就其作品数量而言,现存的两万多首词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婉约词,真正堪称豪放词的作品,廖廖可数。婉约词在整个宋词中占有这么大的比重,说明它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在古典文学研究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就是对婉约词评价过低。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对整个宋词的评价。限于篇幅,本文打算仅就如何正确评价宋初的婉约词,谈谈自己的管见。
论宗室词人赵长卿俗词创作因缘与承传变异:兼与柳永、黄庭坚俗
作者:何春环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长卿  赵长卿  俗词  俗词  创作因缘  创作因缘  承传变异  承传变异 
描述:,中国文学史自当为其确立一席应有的地位。
北宋词坛的“柳永热”
作者:施议对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李清照  柳词  苏轼  北宋  周邦彦  歌词创作  王安石  秦观  新声 
描述:”③,目的就在于抵制乐坛“新声”,主要是郑卫之声。即使如此,在他为数不多的歌词作品中,仍留下了明显的柳词痕迹。例如他的《雨霖铃》“孜孜矻矻”。这首词模拟柳永而又大大不及柳永。《雨霖铃》是个“颇极哀怨
柳永卒年献疑
作者:黄强祺  来源: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人柳永  卒年  五十年代  王安礼  推测  著作郎  墓志  唐圭璋  史料  叶梦得 
描述: 北宋词人柳永是哪一年去世的?五十年代唐圭璋先生根据史料推测可能是在皇祐五年(1053)。这一说普遍为学术界所采用,似乎成了定论。由“可能”变为定论应该有新的确凿的证据,但是从五十年代至现在,还没有
宋代词人之诗叙论
作者:吕肖奂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人之诗  晏殊  张先  秦观  吕本中  姜夔  周密 
描述:对宋诗的影响。
清初词人周在浚
作者:魏瑾瑾  来源:华章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秋水轩唱和  秋水轩唱和  周亮工  周亮工  苍劲遒健  苍劲遒健 
描述:周在浚,清康熙前期词坛上一个重要人物,在当时主持了一场颇有影响力的词唱和活动。其词劲拔苍遒,感情诚挚,主体抒情色彩浓厚。
父子争辉的宋词名家:晏殊与晏几道
作者:刘若飞 邓冬兰  来源:江西方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人  生平事迹  中国  北宋 
描述:父子争辉的宋词名家:晏殊与晏几道
情景浑融 深蕴理致
作者:陶文鹏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晏殊  词人  典雅 
描述:归来,好像是曾经相识,更教人情怀难堪。这里所写的花与燕,都是词人亲眼所见的真实景物,同时又有隐喻、象征的意味。古人常以花来比女子,“花落”,也就隐喻佳人的杳然无踪或是已然辞世;“燕归”,既补写出去年欢会
柳永的被黜与晏殊的人品
作者:暂无 来源: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既以词忤仁宗,吏部不敢改官,三变不能堪,诣政府。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针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 对此,大多认为晏殊用柳永这句“针线
词人苏轼思想心态探析
作者:张金同  来源: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思想心态  王安石变法  入世进取  乌台诗案  北宋  进退两难  陶渊明  探析  人生课题 
描述:社会状况为参照系,对词人苏轼的思想心态作一些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