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巴黎连演7场
-
作者:暂无 来源:苏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苏报讯(记者梅蕾)2月10日至16日,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在巴黎夏特莱剧院连演7场,法国观众有幸欣赏了由日本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和苏州昆剧院合作演出的中日版昆曲《牡丹亭》。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衔文化
-
澳博邀中芭演《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報駐澳門記者陸展鵬電】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誠邀中國國家芭蕾舞團,於11月下旬蒞臨澳門,演出由該團製作的中國芭蕾舞劇《牡丹亭》,這是繼2001年成功推出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之後,中芭傾力
-
值得细品的芭蕾舞剧——评中央芭蕾舞团舞剧《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值得细品的芭蕾舞剧
——评中央芭蕾舞团舞剧《牡丹亭》
欧建平
芭蕾舞剧《牡丹亭》剧照
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芭蕾舞剧《牡丹亭》是一部因强强联手而创意多多的新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
梦里的诗,诗中的梦-浅评《牡丹亭》从戏曲到舞剧的改编
-
作者:诸幼侠 来源:舞蹈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梦里的诗,诗中的梦-浅评《牡丹亭》从戏曲到舞剧的改编
-
《牡丹亭》中的民俗文化研究
-
作者:潘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民俗学 文化
-
描述:、精神民俗等方面,对《牡丹亭》中的诸多纷繁的民俗事项进行分类和探讨,发掘其间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同时通过挖掘作品中的民俗事象,论述这些民俗事象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分析对作品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
-
论《牡丹亭》中的神话意象
-
作者:庞钦月 来源:才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神仙 神兽 仙境
-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文学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又名《牡丹亭还魂记》共五十五出,神话意象的运用对作品思想内涵、艺术风格、人物形象的塑造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作者从神仙意象、神兽意象和仙境意象对于《牡丹亭》中
-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
-
作者:汤显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学评论
-
描述: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
-
《牡丹亭》中的鬼神文化
-
作者:郑志新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死而复生 死而复生 人鬼之恋 人鬼之恋 宗法礼教 宗法礼教
-
描述:我国的文学作品中含有鬼神文化,而且在有些作品中鬼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说明《牡丹亭》中存在的鬼神与我国的鬼神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还简要分析了杜丽娘的鬼魂在戏曲情节中所起的作用。
-
《牡丹亭》中的叹词运用
-
作者:刘钦荣 孟昭泉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叹词 叹词 句法分布 句法分布 表达功能 表达功能
-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一座耀眼的丰碑,而其中叹词的运用,就是这座丰碑上镶嵌的一粒粒珍珠.《牡》中的叹词,有单音节,有复音节;有的单独出,有的连续用;或在唱词中,或在道白里;有的放在句首
-
《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汇评述略
-
作者:黄霖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李卓吾 李卓吾 琵琶 琵琶 评点本 评点本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 徐士范本 徐士范本 汤显祖 汤显祖 述略 述略 王世贞 王世贞
-
描述:评点是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样式。清代黎庶昌在《续古文辞类纂叙》中说:"宋、元、明以来,品藻诗文,或加丹黄判别高下,于是有评点之学。"实际上,评点的渊源可上溯到秦汉的经史之学。如《易》之有系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