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扬杜抑李论
-
作者:王书华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李白 杜甫 评价
-
描述:李杜优劣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自唐代元稹首倡扬杜抑李以来,到宋代更是成为热门话题。作为北宋重要的文学家,王安石具有鲜明的扬杜抑李的倾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较之于李白而言,王安石与杜甫有着相近的社会理想,相近的学术观念,相近的艺术追求,甚至相近的人格品行。
-
官员复出机制应是阳光机制
-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支部生活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员问责制 官员问责制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新闻周刊》 阳光 阳光 专家学者 专家学者 “风暴” “风暴” 科学合理 科学合理 操作性 操作性
-
描述:快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问责官员复出机制。
-
受限的应是官话机制
-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市场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受限的应是官话机制
-
转变机制促进学会发展
-
作者:姚振生 薛遒 来源:写作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身建设 学会工作 写作学 学会组织 刘绍棠 社团组织 领导体制 中青年学者 爱国主义精神 实际工作者
-
描述:青年学者以及企事业的实际工作者担任了学会副会长和职能部门
-
主体性教育评价应是"自我接受评价"
-
作者:李雁冰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我接受评价 教育评价 学生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 学生发展 他人评价 教育目标 自我评价 教育性评价 自我意识
-
描述:近年来,国内将学生看作主体,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旨归的主体性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唯这种尚处在教育哲学高度的识见,要想走向实践,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还必须从教育构成内部,如教育目标的合理分析及表述、课程的开发、教学的组织、评
-
李浩证据思想述评
-
作者:赵寒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浩 李浩 证明责任 证明责任 学术贡献 学术贡献 评价 评价
-
描述:审判实务界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李浩先生早在90年代就已提出的民事证明责任理论作一介绍和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在民事诉讼法学史的学术总结方面搭建一个平台,供后人来超越。文章以李浩先生及其学术成果
-
论王安石的救荒思想
-
作者:马玉臣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天灾认识 对策 效果 评价
-
描述:王安石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救荒恤灾是他政治活动的一部分。文章着重论述了他对天灾的认识及其处理对策,分析了其自然观与社会观的关系,并结合实际效果进行简要评价。
-
王安石山水的田园诗刍论
-
作者:曹治邦 来源: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水田园诗 艺术风格 诗歌 评价 王安石
-
描述: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写了大量描写江南山水美景和郊原农村风光的山水田园诗。这些作品大都以秀雅的诗笔。写出了大自然如画的风光,生活气息很浓。诗中既有诗人闲适情趣的抒写,又有其内心苦闷与不平的透露,作者以禅入诗,其艺术风格主要表现为空灵明净,艳丽精绝。五七言绝句尤重视法度技巧,成就极高。
-
陆九渊考卷手钞本的考辨
-
作者:吴文丁 杨小光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手钞本 考卷 真饰 评价
-
描述:切中时弊,表现出陆子的个人气质及爱国智慧。
-
20世纪以来曾巩研究综述
-
作者:孟丽霞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研究 冷落 评价 薄弱点
-
描述:对曾巩的研究一向没有像唐宋其他七家一样平衡,曾巩的研究在文学史上曾经一度出现过无人问津的阶段。本文试图对曾巩的研究从20世纪至今进行简单的整理;试图从整理中看到曾巩研究的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