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北宋王安石变法的财政得失谈
作者:王晓光  来源:财政研究资料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财政  王安石变法  北京  财政史 
描述:北宋王安石变法的财政得失谈
《周礼》等早期文献反映的社会福利思想
作者:张新华 王文涛  来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福利思想  社会福利  郑注  礼记  社会成员  统治者  安民养民  荀子  战国时期 
描述:社会福利主要指为无依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劳动力不应是商品
作者:卫兴华  来源:前线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劳动力商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雇佣劳动者  市场机制  劳动力资源  资本主义经济 
描述:济体制,就是要实现经济市场化。典型的或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意味着包括劳动力资源在内的一切资源的配置市场化,要求商品普遍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既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文史札记
作者:姜超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态结构  元明清  道家学派  儒家学派  矛盾情结  儒家学说  境界  中国古代  牡丹亭  红楼梦 
描述:“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是中国流传下来最早的一首歌谣,文字比较简单,感情却很丰富。既有强烈深沉的憎恨,又有勇敢刚毅的果决,更不乏与敌同归于尽的气概。现在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四大神话,
切盼“前言”“后记”短一些
作者:陈午楼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阅微草堂笔记  聊斋志异  牡丹亭  拍案惊奇  搜神记  孤愤  神道  重要组成部分  外国著作  前言 
描述:序,1页零3行,希望“闻之者戒”。中国名著如此,外国著作也如此。《大卫·科波菲
看梁谷音演《寻梦》
作者:左弦缇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寻梦  杜丽娘  女主人公  记忆  梦境  爱情  牡丹亭  观众感受  表演艺术  人物情绪 
描述:的春景又常惹着“无处不飞悬”的春心。春的意境,花的意境,勾起人对梦境的留恋。于是在湖山石畔,牡丹亭前,随着回忆的历程,去追寻那云踪雨迹的梦境,再体味一番昨日梦中的春情。
杜丽娘艺术形象的独特性
作者:刘靖安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艺术形象  封建礼教  牡丹亭  汤显祖  爱情理想  追求自由  进步思想  明代  传奇 
描述:盛演不衰,同杜丽娘这个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是密切不可分割的。
论吴炳与才子佳人小说
作者:李劲松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才子佳人小说  吴炳  牡丹亭  创作特色  十七年  明末清初  戏曲发展  封建礼教  婚姻观  汤显祖 
描述:协吴江之律。”在戏曲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本文试图从分析吴炳剧作的创作特色出发,对明末清初的小说重要流派——才子佳人小说作一简要的探讨.
也谈汤显祖的“情”
作者:龚重谟  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哲学思想  文论思想  现实生活  临川四梦  思想感情  牡丹亭  伟大思想  规定性  研究者 
描述:氏《青莲阁记》、《调象庵集序》、《耳伯麻姑游诗序》、《临川县古永安寺复寺田记》、《哭娄江女子二首序》、和《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等文章有关对“情”的论述,得出了汤氏的‘情’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概念
一生爱好是天然
作者:梁谷音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昆曲  女子  牡丹亭  无穷  戏曲界  观众  现实生活  舞台 
描述:场笛声传出几句昆曲牡丹亭,惹得她一阵伤心,泪湿罗帕。多少名伶演得如痴如醉,死去活来,恨不得自身与杜丽娘融成一团。《牡丹亭》何以那样激动人心,魅力无穷,只为它浪漫得可信,痴情得可爱,搧情搧得你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