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讲理文章与语言暴力
-
作者:王学泰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暴力 文章 传统文化 行为指导 无君 兼爱 王安石 论述 经典 马克思
-
描述:。无君无父,是禽兽也"。这是千年以来文士们必读的经典,谁也没有怀疑它的正确性,但如果我们认真地分析起来,这一段就是不讲理的文字。为什么"为我"就是"无君";"兼爱"就
-
语文课应是语言艺术课
-
作者:余雪青 来源:语文新圃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艺术 语文课 学生 语言美 高级阶段 语文教师 语言文字 使用母语 语言文学 无意识
-
描述:语文课,作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学的工具课,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老师的讲授和引导,使学生学会如何熟练地、巧妙地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使学生从无意识地使用母语的初级阶段发展到有意识地运用母语的高级阶段。因此,语文课的主导者——教师,其本人便理应是语言艺术的典范(至少应是学生可以师从的
-
语言锤炼笔下功
-
作者:陈飞 来源:陕西教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锤炼 语言准确 王安石 “绿” 王之涣
-
描述:要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必须从文字上、情感上、哲理上去锤炼。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几经锤炼,传为佳话。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妇孺皆知,意蕴深远。语言的锤炼不仅是用字
-
怎样让文章语言“活”起来
-
作者:张凤琴 来源:辅导员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章语言 语言简洁 叙述角度 王安石 形象生动 写作 拟声词 报道 连贯 一致
-
描述:古人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就是思想的"外壳",就是文章的"肌肤"。一篇文章拥有了美丽的"外壳"、漂亮的"肌肤",定会鲜活感人,光彩照人。那么,怎样让你的文章语言"活"起来呢?你不妨
-
论曾巩的语言观
-
作者:喻进芳 来源:人文论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观 曾巩诗 言不尽意 立象以尽意 语言哲学 欧阳修 文学观 圣人之道 必然要求 表达效果
-
描述:留在"六经"中,后人能够通过语言去把握。老子、庄子都认为"道"是不可言说的,庄子认为后人通过书本读到的只是"古人之糟粕"(《庄子·天道》),魏晋时期玄学名士以"言不尽意"为理论前提,从而否定圣
-
著名企业应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楷模
-
作者:忻安区越 来源:中国电力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德力西集团 规范市场秩序 总裁助理 著名企业 知识产权管理 企业名称专用权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楷模 打假 假冒伪劣产品
-
描述:著名企业应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楷模
-
行业规范首先应是行业自律
-
作者:魏文彪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行业规范 行业自律 行业保护 《规范》 达成协议 强势与弱势 法律法规 饭店业 企业行为 消费者角度
-
描述:行业规范首先应是行业自律
-
更重要的应是规范警察查房行为
-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更重要的应是规范警察查房行为
-
从材料使用看论文写作规范
-
作者:林炳良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论文写作 材料使用 欧阳修 逻辑思维 利用外资 研究阶段 材料工作 王安石变法 经济发展 科学研究
-
描述:从材料使用看论文写作规范林炳良人们常说论文以论为主,仿佛观点是论出来的。学术论文写作一般经历两个阶段,一个是研究阶段,一个是论证阶段。一篇学术论文的观点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即“研
-
“幽夐”等应是规范词
-
作者:崔山佳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规范词 语料库 鲁迅 符合实际 翻译作品 人民日报 语言事实 现代汉语词典 蔡东藩
-
描述:"幽夐"比较生僻,一般的读者难以理解,这是符合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