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文献及考古资料析周礼兴衰
-
作者:白国柱 来源:山东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古资料 周礼 列鼎制 礼制 兴衰 青铜礼器 墓葬 春秋时代 诸侯 文献
-
描述:为何春秋时“礼”观念又重新得到重视?弄清这段时期“礼信”行为之变迁不但能更加了解西周末及春秋战国的历史和政治演变,
-
论良渚文化玉璧的功能
-
作者:夏寒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良渚文化 玉璧 良渚玉器 《周礼》 考古研究所 玉琮 墓葬 文物考古工作 香港中文大学 王明达
-
描述:论良渚文化玉璧的功能
-
“坟树”说源
-
作者:黄景春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松柏 白杨 墓葬 礼记 孔子 死者 原始时代 灵魂 标志 周礼
-
描述:我国的坟树是松柏、白杨等,它们在远古的原始时代是墓葬的唯一标志。墓葬起源于对灵魂的信仰。人死之后,魂魄分离,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礼记·郊特性》)人死后灵魂在天上活动,生人对死者就不敢怠慢
-
“天圆地方”话璧琮
-
作者:茅子芳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圆地方 祭祀 出土 古代玉器 礼器 祭天 墓葬 十三年 文化 周礼
-
描述:在中国古代玉器中,璧和琮是两种非常重要的器物。其中,人们对璧较为熟悉,这可能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京剧《将相和》的故事家喻户晓有关系。完璧归赵的故事已收录为成语,秦国要用15座城来交换赵国的那块"和氏璧",但赵
-
西周三公辨析
-
作者:宫长为 来源: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三公” 古文学派 今文学派 太傅 金景芳 西周金文 太师 经今古文学 历史文献
-
描述:官》,伪《尚书·周官》所记“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十一字,则是真《尚书·周官》篇之逸文。
-
西周市场略述
-
作者:施春友 来源:天津商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市场管理制度 西周时代 市场贸易 统治者 贸易活动 机构编制 周礼 官府 货物 严格控制
-
描述:本文根据《周礼》一书的有关记载,对西周固定市场的设置、机构编制、贸易活动、市场管理等方面作概略的描述。由此可了解西周时代商业活动的大致情况,并对西周统治者严格控制市场贸易以及当时的市场管理制度
-
西周官制考
-
作者:孙凌安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卿大夫 《周礼》 官制 同母兄弟 嫡长子继承 典籍 周王 掌管群臣 周公旦 长春市
-
描述:西周官制考孙凌安西周最高统治者是周王,也称周天子。西周内服官首领为师和保,师,金文作“大师”或“大市”,典籍多作“太师”。保,金文作“大保”或“大”,典籍多作“太保”。师和保共同辅佐周王处理国家政事
-
西周的国和野
-
作者:赵世超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时期 周礼 毛传 形成过程 注家 宫殿基址 摩尔根 卿大夫 诸侯国 春秋时期
-
描述: 一在西周时期人们的观念中,是有国、野之分的。《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曰:“中国,京师也。”《尚书·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这里,国、野所指示的分明是两种不同的所在。
-
西周官制概述
-
作者:左言东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韦昭注 国语 太史 周王 《周礼 太师 官制 尚书 师氏 内史
-
描述: 武王灭商以后,在中原地区建立起一个以周族为主体的封建制国家。西周国家的最大特点是:宗法组织和国家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西周建国以后,实行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土地分封制度,形成了统一的王、诸侯、大夫
-
浅说西周国人
-
作者:田广林 来源: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族 野人 国野 公社 遗民 《周礼 统治者 封国 周初 奴隶主贵族
-
描述:,这是摆在周初统治者面前的一个十分严重而又极其尖锐的问题.在这样历史局面下,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家长奴役制阶段的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