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57)
报纸(267)
图书(7)
会议论文(3)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红色文化 (360)
历史名人 (354)
地方文献 (10)
宗教集要 (6)
地方风物 (2)
文化溯源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241)
2011(40)
2010(41)
2007(37)
2006(20)
2005(20)
1999(9)
1996(14)
1987(7)
1983(6)
按来源分组
羊城晚报(6)
文史春秋(3)
上海滩(2)
西部大开发(2)
党史文汇(2)
决策探索(1)
南方文物(1)
党史文苑(纪实版)(1)
现代青年(细节版)(1)
共产党员:下半月(1)
书法家舒同
作者:邢雁  来源:人民画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书法家舒同
李井泉学生时代二三
作者:蔡继祥  来源:党史文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李井泉学生时代二三
周礼全先生二三
作者:阮仁慧  来源: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我认识周礼全先生是在60年代初,当时我是在西郊中国科技大学上班,和倪鼎夫虽然已结婚,但是都未能分到房。每逢周末不是我进城,到学部大院的集体宿舍找空床,就是他到西郊玉泉路住我们的集体宿舍。按照现在的说法,可能是叫“走婚”。逢年
王安石二三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一般说来,王安石在历史上留名,一是由于他推行了新政,他的名字进入了《列宁全集》,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在实行变法时所表现出的果决立场,集中地反映在“三不足”上——“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二是他在文学界的影响,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词作不多但有新意,政论文章以严谨著称。
黄永年先生二三
作者:张伟然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陕西  古籍版本  电话听筒  书店  华东师大  国际学术研讨会  记忆  出发  来电  文字 
描述::1990年6月初的某日中午,他是否在陕西师大校门外的某个小餐馆吃饭?他觉得这一问好生突兀。我向他解释:那一天我和两个师兄在陕西师大答辩硕士论文结束,导师何业恒先生设席感谢以史念海先生为主席的答辩委员会,坐定后看到来了另外一干人,其中一个西装笔挺,走到史先生跟前恭恭敬敬行了一个鞠躬礼,当时我以为是个日本学者,此刻回想,很像黄先生。黄先生没多想,浅浅一笑,说,那正是他。 这一笑让我顿时产生了一见如故的感觉。 研讨会期间,他领着几个人到苏州去买书。我因为要参与会务,也就没跟去。那个晚上去宾馆里看他,老远就见他背着手在房间门口踱步,一会儿踱出来,一会儿又进去,步态煞是轻盈。我第一次见他这样,觉得很好玩,忙走过去;他愈发得意,连说:“开心,今天开心!抓着辛德勇帮我刷书!”德勇先生坐在门里边,一面拿一个大棕刷飞快地刷着书,一面嘴里念念有词地回应着黄先生的调侃,动作和语调都特别地飞扬。
黄永年先生二三
作者:张伟然  来源:散文(海外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九九六年春节刚过,我所在的单位办一个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到黄永年先生,让我去火车站迎接。那之前我和他没见过面,出发前,我特地把他的大名写在一张纸上。谁知那张纸竟一点都没有用。站台上人潮
走近舒同
作者:臧伟强  来源:收藏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舒同  中国  书法艺术  生平事迹 
描述:1998年6月18日,上午10时许,北京八宝山,汽笛声碎,喇叭声咽。告别厅前,沈鹏撰写的丈二挽联,长拖及地:从疆场作战到夺取政权,军内一枝如椽笔;由马背写字至创建书协,艺坛元勋树巨碑。
善书者寿 德高者康--访著名书法家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舒同
作者:吴剑华  来源:解放军健康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善书者寿 德高者康--访著名书法家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舒同
舒同与墨泉
作者:翟伯成  来源:春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舒同  墨泉  清朝  历史 
描述:七十二泉之冠的百脉泉南面,有一墨泉。据清朝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载:墨泉在城(绣惠)南二十里,水色如墨,故名。近观墨泉,拥地而出,黑若墨汁,漫石而流,淙淙有声。泉水淳冽甘美,沏以上等绿茶,色如琥珀,香幽
舒同的魅力人生
作者:林森  来源:党政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舒同  人生  党内 
描述:党内传奇人物、书界泰斗舒同虽然已经离世,但这位名字上口率很高的人,久久地被人们传颂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