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除眩汤治疗眩晕证
-
作者:王殿喜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眩晕证 草决明 朱丹溪 下虚上实 肝胆之气 治病必求于本 仙灵脾 治疗 徐春甫 张景岳
-
描述:起,王肯堂认为火致目眩,张三锡主张痰火成眩;虚眩《灵枢》谓:“上虚则眩“,张仲景、徐春甫同意此说。张景岳认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见痰火者,不过一二,但卢搏导主张下虚上实而眩。《临证指南》曰:“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气,风阳上冒,中虚下虚”。我认为眩晕证,病况繁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风、痰所致。故痰聚中焦而上泛,火借风力而飞扬,直达清空之窍而引起眩晕证。善治上者,必求其下。滋其苗者,必灌其根。治病必求于本。因而风、火、痰,则为产生“眩晕”之根本。脾居中洲,为机体气化升降的枢纽。在里属阴,藏而不泻,故脾为阴脏,其性主升,升
-
高枕无忧散治疗顽固性失眠5例
-
作者:刘心德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枕无忧散 顽固性失眠 不寐 治疗 寿世保元 龚廷贤 不稳定 龙眼肉 药物 人参
-
描述: 失眠亦称不寐,临床上极为常见,病员也甚感痛苦,笔者8年来在门诊用高枕无忧散治疗顽固性失眠证5例,4例获显效,1例疗效不稳定。现介绍如下: 一、药物组成:高枕无忧散载于明·龚廷贤《寿世保元·不寐》篇
-
五更泄的病机分析及辨证治疗
-
作者:王海成 来源: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更泄 肾泄 治疗 病机 龚廷贤 《寿世保元》 发作时间 等同 区别对待 部位
-
描述:间言,肾泄以病理部位名,二者不可等同视之,特五更泄之中肾泄为多耳,故当区别对待。
-
复方黄松湿巾配合神灯照射治疗产后会阴伤口感染
-
作者:庄新云 冉令梅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方黄松湿巾 神灯照射 治疗 产后 会阴伤口 伤口感染 血液循环
-
描述:复方黄松湿巾配合神灯照射治疗产后会阴伤口感染
-
王烈教授治疗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验案
-
作者:孙丽平 王延博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小儿哮喘 验案 治疗 教授 王烈 反复咳嗽 急性支气管炎 反复发作 干咳无痰
-
描述:及激素3天,症状减轻。其后病情反复发作,每年3~4次,多在入冬及春天发作。3天前因过食甘甜而上症又现,咳嗽、喘促、喉中哮鸣有声,经某医院诊为“支气管哮喘”,予抗生素及地塞米松静滴2天,症状无明显缓解而来就诊。病程中饮食减少,夜卧不宁,喘甚时不能平卧,睡中因咳易醒,大使干,每2天1次,小便色黄。
-
《伊痛舒》治疗130例痛症的疗效观察
-
作者:韩明向 曹恩泽 来源:黑龙江中医药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寿世保元 注射液 中医内科 急性疼痛 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剂型 痛症 治疗 镇痛效果 龚廷贤
-
描述:至1984年11月,用以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痛症13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镇痛效果,现将临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
1例典型复张性肺水肿治疗的体会
-
作者:彭松柏 黄薇 来源: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张性肺水肿 治疗 重症监护室 自发性气胸 反复咳嗽 右侧胸痛 引流术后 右侧胸腔
-
描述:患者男性,41岁,反复咳嗽近三个月,并突发右侧胸痛、气促一周,右侧胸腔自发性气胸闭式引流术后极度呼吸因难一小时入重症监护室。
-
清上蠲痛汤治疗头痛的经验介绍
-
作者:张德超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上蠲痛汤 头痛 治疗 蔓荆子 白芷 当归 寿世保元 方剂组成 细辛 龚廷贤
-
描述: 清上蠲痛汤,方出明·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谓为“治一切头痛主方”。临床上用治多种头痛,均收卓效,特介绍于后。清上蠲痛汤,方剂组成:当归(酒洗)3克川芎3克白芷3克细辛0.3克羌活3克防风3克
-
王烈教授用开胃法治疗厌食症的经验
-
作者:安笑然 李宏伟 来源:吉林中医药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儿厌食症 开胃法 王烈 临床防治 经验 治疗 理论研究 吉林省 调理脾胃 胃气
-
描述:导师王烈教授主编的吉林省《小儿厌食专论》专辑中,收载了王老撰著的七篇关于小儿厌食症的论文,集中体现了王老在小儿厌食症的理论研究和临床防治诸方面的成果和经验。王老治疗小儿厌食症,擅用开胃之法
-
虚实同治养阴逐水——陈道隆治疗臌胀经验
-
作者:王智勇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道隆 治疗 臌胀 《中医临证备要》 中医专门学校 同治 虚实 逐水
-
描述:陈道隆(1903~1973),浙江慈溪人。毕业于浙江中医专门学校。曾任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科中医顾问。早年偏重于治疗温热病,用药以轻灵见长;晚年又偏重于治疗杂病,用药以稳健著称。著有《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