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10)
报纸(334)
图书(66)
学位论文(22)
会议论文(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45)
地方文献 (306)
地方风物 (34)
红色文化 (17)
宗教集要 (17)
才乡教育 (16)
非遗保护 (9)
按年份分组
2014(181)
2012(97)
2011(123)
2009(91)
2007(67)
1998(27)
1994(24)
1992(12)
1986(21)
1985(14)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0)
语文学刊(5)
明清小说研究(2)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当代戏剧(1)
沙地(1)
连环画报(1)
长春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大众日报(1)
江汉论坛(1)
试论《紫钗》中汤显祖的“至情”思想
作者:阮素芳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  《紫钗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  至情  叛逆  叛逆 
描述:汤显祖是明清文学中建树颇多的人物,无论在思想领域还是在政治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文学领域中他提出了“至情”的思想,更是令人惊叹。本文通过对《紫钗》的分析着重探讨了汤显祖的“至情”思想
《游褒禅山》备教策略
作者:赵谦翔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学习态度  重点班  普通班  学生  分析策略  文言文  石钟山  王安石  艺术手法 
描述:学情分析策略我所教的两个班,一个是重点班,一个是普通班。两个班的成绩均分相差一般在9分左右。但造成差距的原因不在于智商,而在于情商,亦即学习态度。重点班学生绝大多数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老师的要求认真落实,而普通班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参差不齐
《周礼·考工》车舆词语系统(上)
作者:李亚明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工  车舆  交通  词语系统  层次性 
描述:运用义素二分法(Dichotomy of Sememe),①[1](p19-24)类聚、梳理并分析《考工》车舆词语系统的层次性.
乡贤桑梓情深 君子和而不同——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
作者:乐文华 李承红  来源:沧桑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陆九渊  朱熹  学术政治化 
描述:当王安石及其新学正遭受朝野上下的猛烈抨击时,陆九渊写下《荆国王文公祠堂》,这是南宋初年以来第一篇公开为王安石伸冤的传世之作。陆九渊在赞誉王安石的同时,也批评新学本末倒置。然而新学真正的弊端在于学术
《周礼·考工》营国词语关系
作者:李亚明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工  营国  词语关系 
描述:在整理中国最早手工业技术文献《考工》营国词语的基础上,根据中国传统训诂学的训诂原理、语义观念以及词汇语义学原理,运用义素二分法,类聚、梳理并分析《考工》营国词语关系。《考工》营国词语之间
《周礼·考工》车舆词语系统(下)
作者:李亚明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工  车舆  交通  词语系统  关联性  有序性 
描述:搭配关系。《考工》车舆词语之间具有纵向、上下和横向的结构关联,由此形成词语立体网络,进而体现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周礼·考工》“名一量”同词形的语义基础
作者:李亚明  来源: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词  量词  语义  语法  考工 
描述:我们运用义素二分法探讨《周礼·考工》“名一量”同词形的语义基础,从中看到了汉语名词和量词之间的词义渊源,进而看到了汉语语义和语法的有机关联、协同发展。[著者文摘]
郭沫若、舒同为陕西省图书馆题写馆名
作者:李乃良  来源:当代图书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陕西省图书馆  郭沫若  舒同  西安市  现代化  阅览 
描述:1960年夏,陕西省图书馆旧址的大门,由马坊门改朝向西大街。这在当时是省图书馆乃至西安市一件引起轰动的大事,1959年建成的四层阅览大楼成了西大街最高最气派的一幢"现代化"建筑。
从古典走向现代——老版赣剧《还魂》与新版赣剧《牡丹亭》音
作者:刘静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戏剧  地方戏剧  赣剧音乐  赣剧音乐  戏剧改编  戏剧改编  声乐比较  声乐比较 
描述:》,受到演艺圈的瞩目和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 从老版赣剧《还魂》到新版赣剧《牡丹亭》,既有艺术上的传承性,而更多的是对这出古典名剧的重新打造。如果说,老版赣剧《还魂》的音乐从整体上
永不凋谢的青枝绿叶——我国当代的优秀作家刘绍棠
作者:余飘  来源:中华魂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乡土文学创作  毛泽东文艺思想  社会主义服务  社会主义文学  新时期  作家  中国共产党  文学作品  地方特色 
描述:今年3月12日,是蜚声中外的我国优秀作家和乡土文学家刘绍棠逝世10周年纪念日。作为他的挚友和同乡,我谨以此文记述他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和乡土文学建设的卓越贡献,以示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