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新学的训诂学审视
-
作者:李文澤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化研究 宋神宗 新学 宋代 北宋 解释 文字 文献通考 王氏父子
-
描述:运动,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
论王荆公体
-
作者:张锡龙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代 王安石 诗歌 风格 荆公体
-
描述:仍然不够深入,特别是对“荆公体”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对“荆公体”的内涵的认识存在争议,主要有文章风格说、晚期绝句说、诗歌风格说、集句诗体说等四种观点。笔者认为,所谓“荆公体”就是对王安石诗歌艺术特征的指称
-
王安石与“荆公体”
-
作者:邹珊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荆公体 江西诗派
-
描述:谢脁),清代以后,学者对他的诗歌作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他的诗歌学杜甫、学韩愈、学陶渊明。
-
荆公不受礼
-
作者:常丽华 来源:吉林畜牧兽医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参 《梦溪笔谈》 太行山区 封建社会 改革者 药用 潞州 荆国
-
描述:荆公不受礼
-
论王荆公体
-
作者:莫砺锋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荆公体 含蓄深婉 艺术特征 王安石诗 黄庭坚 晚唐诗人 《石林诗话》 绝句 早期诗
-
描述:王安石是宋诗大家,王诗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而被称为“王荆公体”、本文对王安石的诗歌创作过程作了细致的分析,并把王诗与苏、黄等人的诗作了对比,从而指出“王荆公体”的艺术特征是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其主要
-
荆公毁稿
-
作者:冯守富 来源:阅读与鉴赏(初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草稿 宋代诗人 书室 文章写作 记忆力 宋人轶事汇编 写文章 欧阳修 参知政事
-
描述: 刘贡父旧与王荆公甚款,每相遇必终日。荆公为参政,一日,贡父访之,值其方饭,使吏延入书室。见有草稿在砚下,取视之,则论兵之文也。贡父善强记,一过目辄不忘,既读复置故处,念吾以庶僚谒执政,径入其便座
-
“荆公体”别解
-
作者:刘成国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诗歌风格 二十一世纪 王安石 艺术风格 政治生涯 写景抒情
-
描述:纪课程”系列中的《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三章第四节《王安石的诗歌》便说:“后期王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写景抒情的绝句,正是这些诗使王安石在当时诗坛上享有盛誉。[第一段]
-
难得荆公那个拗
-
作者:沈伯素 来源:领导科学杂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与时俱进 宋神宗 勇敢精神 政治家 国家理财 王安石变法 宋仁宗 治国方略
-
描述:难得荆公那个拗
-
荆公自比孟子考
-
作者:郭重阳 来源:才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态度
-
描述: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以王安石《奉酬永叔见赠》他日倘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为据,认为王安石将欧阳修比作韩愈,而自期为孟子,由此认为荆公犹以为非知己也,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本文从这两句诗入手
-
荆公变法
-
作者:樊蔚泉 来源:电影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苏轼 神宗 太皇太后 熙宁变法 吕惠卿 青苗法 朝廷 翰林学士
-
描述:字幕:王安石,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其"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可恤"的维新改革精神,彪炳于华夏史册。公元十一世纪,西方的英国有克伦威尔,东方的中国有宋代王安石。大宋王朝"熙宁变法",风生水起,迂回曲折,虽败犹荣。俄国十月革命伟大领袖列宁称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