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文本到舞台:《茶馆》和《牡丹亭》的时空比较
-
作者:杨淑英 夏玉瑶 来源: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本故事 文本故事 舞台时空 舞台时空 表演模式 表演模式
-
描述:的结合而言,《牡丹亭》与《茶馆》在戏剧舞台时空表现上都成为了经典。
-
茶馆知识窗——有知者无畏
-
作者:暂无 来源:视野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民间 康熙皇帝 中国古代典籍 正式文件 配偶 清代 周礼 皇后 并合 权力
-
描述:人,贵纪2人,妃4人,嫔6人。但是,皇帝仍有很大的增加编制权力,因为嫔以下的贵人、常在、答应等,都没有具体的名额限
-
昆曲《牡丹亭》唱响北京后海茶馆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曲笛声中,昆曲《牡丹亭》缠绵婉转的唱词飘荡在北京热闹的后海酒吧街上。
“五一小黄金周”,后海一家茶馆正在现场表演昆曲《牡丹亭
-
潇湘昆曲社举办“迎新春联欢会”
-
作者:王婧之 石力夫 来源:艺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湖南省 潇湘 建国以来 牡丹亭 下午 社团 茶馆 业余 长沙市
-
描述:昆曲教唱活动。
-
茶文化,就是要炒
-
作者:胡柯 来源:小康(财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茶文化 老舍 茶馆 茶马古道 功夫茶 牡丹亭 中国茶叶 杜丽娘 表现形式 茶马交易
-
描述:地啜上一口清茶,似乎就能将曲和茶一起喝下去,变成灵魂的一部分。
-
身背琵琶走四乡
-
作者:蒋云仙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评弹 沈凤喜 姻缘 演员 茶馆 工农兵 听众 剧团 文艺工作者 舞台
-
描述:自从去年十一月份苏州广播电台播送了我的长篇评弹《啼笑姻缘》之后,我就陆续不断地收到了各地听众好几百封来信。这些信的内容都是热情洋溢的赞扬,期望和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桐乡卜院有一位听众接连写了二十多封信,恳切的邀请我去卜院演出,他说:我们这种小地方的听众
-
《牡丹亭》爱情描写词语研究
-
作者:孙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爱情描写词语 分类 文化
-
描述:《牡丹亭》爱情描写词语研究
-
《牡丹亭》称谓语的英译语料库辅助研究
-
作者:禹琳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称谓语 翻译 文化
-
描述:本。本文作者借助平行语料库,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两个文本进行详细的对比与分析。该研究表明,由于英汉社会制度和文化的不同从而造成了称谓的不同。英汉称谓系统有共性也有差别,但在其翻译过程中,汪
-
《牡丹亭》中的民俗文化研究
-
作者:潘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民俗学 文化
-
描述:、精神民俗等方面,对《牡丹亭》中的诸多纷繁的民俗事项进行分类和探讨,发掘其间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同时通过挖掘作品中的民俗事象,论述这些民俗事象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分析对作品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其文学价值。
-
《周礼》饮食制度述略
-
作者:蔡锋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饮食制度 饮食结构 文化
-
描述:基础。但与后世的饮食水平相比,其饮食结构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级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