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20)
报纸(94)
图书(14)
学位论文(10)
会议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07)
地方文献 (114)
非遗保护 (14)
才乡教育 (4)
地方风物 (2)
文化溯源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67)
2010(48)
2009(25)
2008(31)
2007(22)
2006(17)
1988(13)
1984(7)
1982(10)
1980(6)
按来源分组
名作欣赏(5)
戏剧之家(上半月)(3)
前线(1)
社会科学辑刊(1)
世界博览(1)
今日中国:中文版(1)
新世纪周刊(1)
中外食品工业(1)
西北美术(1)
紫禁城(1)
南丰跳傩(关注非物质遗产⑧)
作者:暂无 来源:华东新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南丰跳傩(关注非物质遗产⑧)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昆曲
作者:暂无 来源: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物质遗产  昆曲  人类  京剧演员  戏剧结构  《牡丹亭》  《长生殿》  17世纪 
描述:》成为传统的保留剧目。
德国音乐 它的古典遗产和近代创作
作者:哈里·哥德施密特  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描述:德国音乐 它的古典遗产和近代创作
遗产日”主人该是谁 冯骥才:应是老百姓
作者:廖翊 王立武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冯骥才  世界文化遗产  民间文化  生活原生态  文化遗产保护  古村落  民族灵魂  生活方式  中国民间  民间艺术 
描述:遗产日”主人该是谁 冯骥才:应是老百姓
祖国宝贵医学遗产之一的膏药简介
作者:干祖望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195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膏药  医学源流  千金方  沸腾  东夷  周礼  油膏  天官  外科  处方 
描述:“藜芦膏”等。显系由单纯的一味豕膏,进步到用复杂的软膏制剂了。宋代,太平圣惠方(公元992年)中已有多种膏药处方使用的记录,足证当时已发明了正式的膏
剧目·遗产·文化:一出戏的改编与创造
作者:王雯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非物质文化遗产  杜丽娘  青年观  白先勇  青春文化  昆曲艺术  改编  审美主体  汤显祖 
描述: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后,在中国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2004年4月,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
解读徐渭、凡高与石鲁——论精神失常对画家创作之影响
作者:何循真  来源:美术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疯癫  精神失常  画家  艺术 
描述:着较为明显的影响。但在正常状态下 ,画家的感情与品质 ,仍能通过其作品透其真性情
共攀桃李出精神:《紫箫记》述评
作者:黄仕忠 陈旭耀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箫记》  汤显祖  思想  艺术 
描述: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传奇处女作《紫箫记》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虽然该剧还不是一部成熟之作,但其思想与艺术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从中已经可以看出剧作家的才华。因此,要全面认识并评价汤显祖剧作的成就,还必须
大学校长应是善于“成人之美”之人
作者:胡金波  来源: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校长  成人  艺术 
描述:一、艺术就是“呈人之美”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艺术时刻都在“呈人之美”,即把美时刻呈现在人们面前。一是“呈可‘感’之美”。美就是一种使人愉悦的感受。艺术是借用生动的形象,表现人的感情,表达人的思想。二是
爷爷告孙子,为了知情权
作者:杨标  来源:老年人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情权  新晃侗族自治县  吴炳  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原告  李树  委托代理人  继承法  急性胰腺炎 
描述:父亲因病死亡,做孙子的担心年迈的爷爷承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因而没有将噩耗告诉在外走亲戚的爷爷。爷爷回家后,发现儿子已经入土多日,且所留财产全部被孙子用于偿还债务。悲痛欲绝的爷爷以孙子剥夺他的知情权和继承权为由,将孙子告上了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