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厢记》与《牡丹亭》爱情描写之比较
-
作者:王万鹏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描写
-
描述:作为中国戏剧艺术长廊中的“双璧”,随着时代的推移、新思潮的不断涌现,剧作所反映的主题却发生变化:《西厢记》的主题是“以情战礼”,《牡丹亭》的主题则是“以情战理”。由于时代思想氛围的差异,杜丽娘与崔莺
-
“三言”妇女描写之我见
-
作者:王引萍 来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言” 冯梦龙 女性形象 妇女观 父母之命 封建社会 汤显祖 男子 矛盾心态 女子
-
描述:认与否定妇女自身价值”等方面分析和评价“三言”对女性形象的描写。“三言”一百二十篇中,有具体姓名的妇女有200多人。这些女性,有些浓墨重彩,有些着墨不多,但大多轮廓分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对这些女性
-
《聊斋志异》的爱情描写与文化背景
-
作者:张筱梅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爱情描写 蒲松龄 明末清初 儒家思想 汤显祖 女子 杜丽娘 妇女观念 文化背景
-
描述: 《聊斋志异》内容丰富,其中最具清新色彩的是爱情描写。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但无论中外古今,关于两性爱情的文学形态,都受到社会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制约。蒲松龄作为一个长期受儒家思想浸淫的知识分子
-
谢朓的景物描写
-
作者:森野繁夫 李国栋 来源:文学前沿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景物描写 谢灵运 谢眺 自然景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 沧浪诗话 胡应麟 八公山 自然景色 风光
-
描述:谢跳(464~499)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其诗在景物描写等方面开唐诗之先河。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谢眺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明人胡应麟也在《诗薮·外篇二》中说:世目玄晖为唐调
-
名家笔下的意象描写
-
作者:杨琳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二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十年 王安石 麦子 意象描写 乡愁 北宋 高粱 本虚 诗词 月亮
-
描述:诗词荟萃1.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北宋〕王安石《孤桐》2.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古诗词里的心理描写
-
作者:乐音家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理描写 古典诗词 心理活动 人物心理 内心 词作 古典小说 红楼梦 抒情为主 晏几道
-
描述:中国的古典小说,是不太重视人物的心理描写的(除《红楼梦》外),但古典诗词刻划人物心理却十分细腻成功。尤其是词,以抒情为主,故尤重内潜。许多词作,出色地描绘出人的心理活动,展示出蕴含在人物内心
-
汤显祖《牡丹亭》的人物形象描写
-
作者:王小琴 来源:芒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柳梦梅 柳梦梅 个性解放 个性解放 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 戏曲创作 戏曲创作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临川 临川 至情 至情
-
描述:》,合称"川四梦"或"玉
-
岁朝清供
-
作者:聂鑫森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三)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日》 王安石 描写
-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诗,它描写了古代迎新送旧的欢乐景象。燃放鞭炮,畅饮屠苏酒,贴春联,把春节的氛围酿造得浓浓的。
-
解读徐渭、凡高与石鲁——论精神失常对画家创作之影响
-
作者:何循真 来源:美术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疯癫 精神失常 画家 艺术
-
描述:着较为明显的影响。但在正常状态下 ,画家的感情与品质 ,仍能通过其作品透其真性情
-
共攀桃李出精神:《紫箫记》述评
-
作者:黄仕忠 陈旭耀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箫记》 汤显祖 思想 艺术
-
描述: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传奇处女作《紫箫记》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虽然该剧还不是一部成熟之作,但其思想与艺术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从中已经可以看出剧作家的才华。因此,要全面认识并评价汤显祖剧作的成就,还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