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作文最终应是一门艺术——对“文集”式作文的一点体会
作者:赵恒仁 朱琳  来源:作文教学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命题作文  文集  《语文课程标准》  学生写作  艺术  自主写作  自由表达  自主拟题  教学实践  教学方式 
描述:本不可能达到这种要求,于是就萌生了“文集”式作文的思路。
作文最终应是一门艺术——“文集”式作文法的一点体会
作者:赵恒仁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命题作文  文法  文集  《语文课程标准》  学生写作  艺术  自主写作  自主拟题  自由表达 
描述:有的作 文教学方式根本不可能达到 这种要求,于是就萌生了“文 集”式作文法的想法。
奇妙的戏笔,艺术的卓识——苏轼《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赏析
作者:谢桃坊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诗  王安石  艺术  清代学者  古人  七言  杜甫  文字游戏  古典诗歌 
描述:议论杂以嘲讽,放笔纵意,这是苏诗特点之一,它最能体现苏轼的文学天才与机敏智慧。自南宋以来,苏诗此点备受攻击,但后世诗人却始终望尘莫及。《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是七言组诗,共5首,它历来不为选家们所留意。清代学者纪昀批评它说:"语杂嘲弄,颇有率句,不为杰作。"固然此组诗非苏诗杰作,却不愧为奇妙
《刘绍荟现代重彩艺术》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古道新章·山水
作者:陈立红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桂林市  艺术  现代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首发式  画展  山水 
描述:协副主席李世荣,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继荣,广西师大
从戏剧范式看中西艺术审美精神的差异:以青春版《牡丹亭》和音
作者:安博 石蒙蒙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  西方戏剧  西方戏剧  《牡丹亭》  《牡丹亭》  《猫》  《猫》  艺术审美精神比较  艺术审美精神比较 
描述:《牡丹亭》和音乐剧《猫》入手,对显在的艺术内容和形式进行尝试性分析,进而得出些中西艺术内在的深层次差异,从而使我们深化对中西艺术理念的理解,作为窥见以人为审美主体的中西文化创作者在审美精神上的差异。
浅论《牡丹亭》的悲剧意识
作者:赵亚明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悲剧意识  悲剧意识  审美  审美 
描述:《牡丹亭》作为戏曲史上的一部代表作,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其中,悲剧意识是该部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在杜丽娘的日常生活中,在她为情而死以及为情而生方面,都体现了作品的悲剧之美。同时,悲剧意识也有很深
纯美的注视:《珠玉词》浅探
作者:熊雪芳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珠玉词  晏殊  晏殊  审美  审美 
描述:《珠玉词》的雍容娴雅是晏殊作为宋代承平时期的卿相自有的一份风度,而那种诗意的光辉则源于他对生活纯美的注视。这种纯粹的审美关照,没有任何功利之心,他对自然、对人生的提升,也正是词人内心世界(心灵
论王安石诗文的思维视角
作者:王耀辉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文  创新思维  审美 
描述:诵读王安石的作品,常常会产生一种认同感、新颖感、钦佩感和震撼感,这种感觉的产生,其力量源自何方?通过分析,发现这种力量源自王安石独立的人格魅力、浓厚的创新意识和敢于挑战权威、审视习俗、推陈出新的精神。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探讨王安石诗文的精髓,以揭示王安石诗文千古不衰的秘密。
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谈语文教学中的审丑疲劳
作者:王璇  来源:新课程(中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丑疲劳  语文教学  审美 
描述:美和丑好像硬币的两面,过度的审丑使得语文教学偏离了轨道。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多重审美的综合能力,使语文教学变成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
临川一梦 千古绝唱——《牡丹亭》:传统戏曲的现代回归
作者:龚孝雄  来源:今日上海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汤显祖  审美  上海昆剧团 
描述:临川一梦 千古绝唱——《牡丹亭》:传统戏曲的现代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