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厢会真传》“汤显祖沈璟评”辨伪
-
作者:张人和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汤显祖 王骥德 徐士范本 董西厢 辨伪 万历 校注 版本 小说创作
-
描述:西厢记》就出了六十多种不同的版本,许多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文艺批评家都参加了《西厢记》的校勘、注释和批评,对《西厢记》的广泛流传和深入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教室,应是孩子们愿待的地方
-
作者:邵志强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室文化 学生 讲台 课桌 图书角 合作探究 教书育人 孩子 耳朵 校注
-
描述:教室,应是孩子们愿待的地方
-
“忮辩”应是“强辩”
-
作者:董志翘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逯钦立 中华书局 韩非 说文 段玉裁 校注 引申 本义 君子
-
描述:为“固执,不听从。”后引申为“嫉恨。”《说文》:“忮,很也。”段玉裁注:
-
“法律必须被信仰”:荷殖巴达维亚的盟誓与纠纷解决(1788
-
作者:王志希 来源:外国法制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案簿 盟誓 大学出版社 包乐史 校注 历史变迁 厦门 当事人 案件 原告
-
描述:后取讨,沈鹤算说等四五天后有钱再买一张床即归还,另有叶赞生与施子余二人听到沈此言。林永义于三月二十三日晚在路上遇到沈鹤算,向其取讨,后者却声称自己并无向前者借
-
攻瑕批谬 意在求全——评《司马光日记校注》
-
作者:高纪春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录》 日记 佚文 司马光 《宋史》 《校注》 王安石 断句标点 翰林学士 古籍整理
-
描述:攻瑕批谬意在求全——评《司马光日记校注》高纪春1992年,李裕民先生在日本内阁文库翻阅海内外孤本《增广司马温公全集》(以下简称《增广集》),发现了失传已久的司马光日记,这对于推动宋史研究很有意义。两
-
细心出精品——《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序
-
作者:傅璇琮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 《校注》 文钞 《师说》 柳宗元 古籍整理 王安石 苏轼 学术价值
-
描述:《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是由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高海夫教授主编,并邀约西北大学、陕西师大、三秦出版社等单位二十余位学者共同合作,经过五、六年的辛勤劳作,终于完成字数近六百万、颇具规模的古籍新注
-
《牡丹亭》校注本“香山嶴里巴”注释献疑
-
作者:龚刚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澳门 澳门 《牡丹亭》校注本 《牡丹亭》校注本 香山嶴 香山嶴
-
描述:非澳门专称;“香山嶴裹巴”的“巴”是“长住”之意。以目前所得到的证据,还无法确证《牡丹亭》中包含了澳门情节,也无法确证汤显祖到过澳门。
-
《牡丹亭》校注本“香山嶴裏巴”注釋獻疑
-
作者:龔剛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湯顯祖 澳門 《牡丹亭》校注本 香山嶴
-
描述:非澳門;"香山嶴裏巴"的"巴"是"長住"之意。以目前所得到的證據,還無法確證《牡丹亭》中包含了澳門情節,也無法確證湯顯祖到過澳門。
-
匡谬辨诬,端正学风:答高纪春对我《司马光日记校注》的批评
-
作者:李裕民 来源:河东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宋史》 端正学风 《历史研究》 古籍整理 《目录》 日记 匡谬 光日
-
描述:匡谬辨诬,端正学风:答高纪春对我《司马光日记校注》的批评
-
匡谬辨诬 端正学风——答高纪春对《司马光日记校注》的批评
-
作者:李裕民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录》 王安石 《宋史》 司马光 端正学风 古籍整理与研究 日记 匡谬 大理寺 光日
-
描述:匡谬辨诬 端正学风——答高纪春对《司马光日记校注》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