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13)
期刊文章(47)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3)
地方风物 (14)
地方文献 (2)
非遗保护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68)
2012(18)
2011(9)
2008(8)
2007(3)
2006(4)
2005(2)
2004(5)
2003(6)
1996(1)
按来源分组
云南日报(7)
淮北晨刊(1)
绿色视野(1)
风采(1)
白城日报(1)
江苏政协(1)
园林(1)
浙江人大(1)
中国证券报(1)
绿叶(1)
绿色,生命的旋律
作者:史荣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旋律  生命  “绿”  第十册  王安石  名句 
描述:诗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余韵还未散尽,春光已来染绿我们的双脚。翻开第十册第1课,课题中一个“绿”字已让人满眼春色。正如王安石的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一样,这个“绿”字又有何词
绿色发展应是共识
作者:李志青  来源:中国公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春节期间,在“吃穿住行娱”这几大板块中,与生态环境关系最为紧密的主要集中在“出行”和“娱乐”上.前者有高达数十亿人次的探亲和旅游出行规模,对于空气环境无疑是一个重大负担.后者则关系到燃放烟花爆竹所带来的巨大空气污染,根据统计,去年春节期间因烟花爆竹大量燃放,多个城市的PM2.5数据爆表.
环保应是经济社会发展主角环保应是经济社会发展主角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环境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环保应是经济社会发展主角环保应是经济社会发展主角
关于精神的绿化
作者:叶居新  来源:群言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色  人类  绿化  精神  王安石  同义词  科技  尊重自然  文化氛围  沙漠 
描述:一个物种他本身就产生于绿色的自然。然而,在世俗的文化氛围和物欲横流中,人类淡忘了故乡的绿色,不再追求绿色的神圣意义和生命
盼春
作者:黄松海  来源:初中生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教学  下水作文  中师生  积雪  水仙  寒冷  绿色  复苏  冬季  黄松 
描述:三月,春寒料峭,春雨淅沥;三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赞春天、写春天成了作文教学中师生间不可或缺的话题,本栏目特刊发黄松海老师的下水作文《盼春》和周琼同学的习作《寻春》,让读者一同欣赏。
诗中赏绿 “绿”趣无穷
作者:李盛仙  来源:山西老年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色  唐代诗人  贺知章  王安石  色彩  绿竹  水绿  诗经  两汉  出现在 
描述:绿色,是大自然的基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是大自然创造的最圣洁的色彩。古往今来,绿色吸引了无数名人雅士为它吟诵,为它挥毫。诗中用绿字,最早出现在《诗经》,其中有淇奥绿竹的比兴。两汉罕见,唐代颇多
风日有情着桑麻
作者:张建中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绿色  小诗  惨淡经营  自然景物  主体色  田园生活  宋王朝  忧郁  交加 
描述:绿色交相层迭,深浅相宜——“绿交
古诗诵读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生(多元智能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  复照  瓜州  王安石  春风  王维  绿色  泊船  密林  长江 
描述:lùzhài 鹿柴 wángwéi 王维kōngshānbújiànrén 空山不见人,dànwénrényǔxiǎng但闻人语响,fǎnjǐngrùshēnlín返景入深林,fùzhàoqīngtáishàng复照青苔上
万绿丛中红一点
作者:或彧  来源:作文教学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画院  王安石  翰苑  唐人  红花  泼墨  女子  绿色  宋人  诗话 
描述:乃唐人诗,非安石所作。宋人周少隐《竹坡老人诗话》卷一载:仪真沈彦述谓余言:荆公诗,如‘繁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
春季到半山亭看花雪
作者:谢雪梅  来源:翠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现代化城市  苏东坡  公园  红梅  绿色  江南  常州  景区  饕餮 
描述:半山亭位于红梅公园青峦倒影景区,红梅阁北小山之巅。沿着千米长廊拾级而上,你就处在了江南平原大约五层楼的高度之上。夏季在半山亭小憩,你的视野里全都是绿色。在一座现代化城市里,心告诉你这一片绿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