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方两则
-
作者:王家喻 来源: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今医统大全》 奇方 “和气汤” 徐春甫 医学家 无忧散
-
描述:”字。用法:上二味和匀,用不语咽下。服后要饮醇酒五至七杯,飘飘然半酣尤佳。功用:专治一切客气、怒气、忍气、抑郁不平之气。方解:此方先予以“忍”,可免一朝之忿也;继之予以“忘”,可无终身之憾也。二
-
联想方法例谈
-
作者:顾年新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联想方法 观察对象 王安石 水藻 投射 白杨树 主体 老舍 移情 精神
-
描述:一、移情联想主体的感情投射到观察对象里面而产生的联想。例如: ①天儿越晴,水藻就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老舍《济南的冬天》) ②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
方仲永的落差
-
作者:涂家富 刘辉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仲永》 王安石 宋代 语文教学 中学 人物评价
-
描述:《伤仲永》是宋代王安石所著的借事说理的文章。旨在以方仲永为例,阐述后天教育在人成长中的重要性。方仲永幼年天资过人,后来“受于人者不至”,最终“泯然众人矣”。方仲永所经历的变化,给人们留下了遗憾和沉重
-
《世医得效方》导读
-
作者:黄辉 来源: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世医得效方》 危亦林 方剂 骨伤科
-
描述: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记录,并创立有二十五味方、自然铜散方等骨伤科内服外敷名方。该书系统总结整理了我国元代以前的骨伤科成就,明显带有金元时期医药发展的特色。
-
“广昌路上”红歌嘹亮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广昌路上”红歌嘹亮
-
红歌,唱响相山
-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6月18日,市十二中多功能礼堂喜气洋洋。来自相山区21所学校的教师、学生们欢聚一堂,共同迎接“相山区教育局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大赛”。选手们个个摩拳擦掌,精神抖擞地迎接比赛。
“清晨我站在高高的
-
李纪红:派出所的“活地图”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公安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纪红,现任河南省遂平县公安局建设路派出所民警。他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辖区特点的工作方法,被称为“李纪红工作法”,并在全区推广。因为工作成绩突出,李纪红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
王安石与红双“喜喜”
-
作者:暂无 来源:郑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中国民俗,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家家贴春联,并在门外的树干上或墙壁上贴上“出门见喜”,在结婚时贴红双“喜喜”字。
据说贴红双“喜喜”字的习俗始于北宋的王安石。
王安石23岁那年从家乡赴宋都汴京
-
计红绪与王安石的“不解之缘”
-
作者:陈一心 来源:人民政协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不解之缘 江西省抚州市 《雍正皇帝》 变法改革 北宋政治 春兰秋菊 中国封建社会 多产作家 使衰弱
-
描述:听说作家计红绪与九百 多年前的北宋宰相王安石结 下了“不解之缘”。究竟是 怎么回事?$$ 原来,计红绪研究了有 关王安石的大量资料,正在 赶写20集电视剧《王安石》 剧本。他全身心地投入创 作
-
应是“绿”肥“红”瘦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应是“绿”肥“红”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