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周的国和野
-
作者:赵世超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时期 周礼 毛传 形成过程 注家 宫殿基址 摩尔根 卿大夫 诸侯国 春秋时期
-
描述: 一在西周时期人们的观念中,是有国、野之分的。《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曰:“中国,京师也。”《尚书·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这里,国、野所指示的分明是两种
-
不加赋而国用足
-
作者:静泊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政策建议 政府收入 政策辩论 增大比例 税收总量 发展经济 争论的焦点 比例不变 司马光
-
描述:获得?通俗的说法,就是如何切分蛋糕,是增大比例,还是比例不变,但做大蛋糕,使相应的比例总量增加。应该
-
国学都是哪些“国”与“学”
-
作者:王宏斌 来源:国学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学 “学” “国” 子弟学校 孙诒让 乐师 周礼
-
描述: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孙诒让《周礼·正义》: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周代的国学只是国家所办的贵族子弟学校。此后朝代更替,国学逐步由小学
-
不加斌而国用足
-
作者:静泊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税制 经济发展 金融调控 北宋 税斌
-
描述:不加斌而国用足
-
【悠悠国醋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西南航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齐民要术 岗位设置 唐宋 微生物 西周时期 酿醋 醋文化 记载 食醋 周礼
-
描述:生物和制曲技术的进步和
-
“国”字说趣
-
作者:少成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解字注 同用 段玉裁 浑言 互训 析言 周礼 康熙字典 玉篇 简化字
-
描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国:邦也。从囗从或。邑部曰:邦,国也。按,邦国互训,浑言之也;周礼注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析言之也。从囗,从或。戈部曰:或,邦也。古或国同用,邦封同用。古惑切
-
“邦”和“国”的联系与区别
-
作者:李艳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联系与区别 成语 会意字 安定 和分量 周礼 词语 国家 诸侯 字形
-
描述:所管理的地方就叫"国"。从字形看,"国"是个会意字,起初就有"王都""首都"的意思。由此可见,早先在地域和分量上"邦"要大于"国"。像词语"邦客""邦家""邦
-
“红色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与陈彭年 □ 陈琦
-
作者:暂无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加强上海党中央和各苏区的联系,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的围剿及严密的经济封锁,中共中央开辟了一条由上海经香港、汕头、大埔、永定到瑞金苏区的秘密交通线。这条红色交通线为苏区运送了数以千吨计的药品、枪械、无线电器材、纸张、食盐等物和数额巨大的革命活动经费,支援了苏区的革命。而
-
32个村民的“诺亚方舟”-编号:112-人物:彭桂平,茶陵
-
作者:暂无 来源:株洲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特大洪涝灾害面前,他置家人于不顾,把旧轮胎扎成“轮胎船”,在洪水中苦战5个多小时,先后来回8趟,把32名被洪水围困的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当年,茶陵县下东乡黄堂村的彭桂平,被授予省、市“抗洪救灾功臣
-
李纪恒会见彭·萨格娜一行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尹朝平) 昨日,省长李纪恒在昆明会见参加亚洲艺术节的柬埔寨王国文化艺术部大臣彭·萨格娜一行。
李纪恒对萨格娜率团出席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表示欢迎。李纪恒说,本届亚洲艺术节将为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