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说住人心多微妙”──《戏曲编导杨兰春》
作者:安葵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语言  当代戏曲  马克思主义  朝阳沟  戏剧学  生活感受  《牡丹亭》  《小二黑结婚》  《西厢记》  语言艺术 
描述:“说住人心多微妙”──《戏曲编导杨兰春》
灵魂守望者的泣血之作:王英琦散文集《背负自己的十字架》
作者:李润霞  来源:写作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背负自己的十字架》  王英琦  散文  生命体验  人性精神 
描述:向精神家园的回归,并成为一个背负心灵十字架的灵魂守望者。《上海文学》1996年第2期上发表她的散文《守望灵魂》,已经标志着这种蜕变的开始,该文可以看作是一篇宣言或自白。此后,她的创作抵达了一个新的境界,在20世纪末,她的长篇反思纪实散文《背负自己的十字架》(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12月版)问世,成为她近年来人文转向的
内容丰富完备 论述多有创获——4卷本《中国戏曲发展史》
作者:邓绍基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发展史  《宋元戏曲史》  内容丰富  戏曲文学  宜黄腔  戏曲理论  戏曲声腔  宋金杂剧  汤显祖 
描述:内容丰富完备 论述多有创获——4卷本《中国戏曲发展史》
灵魂守望者的泣血之作——王英琦《背负自己的十字架》
作者:李润霞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英琦  守望者  散文创作  人文转向  超越自我  生存质量  人类精神家园  生命体验  理性与激情  终极关怀 
描述:灵魂守望者的泣血之作——王英琦《背负自己的十字架》
文以明道的典范之作--王安石《澶州》二首
作者:吴河清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史诗  王安石  诗作  明道  独特  宋代  典范  史实  事件 
描述:王安石的咏史诗,向以立意高远、见解独特而著称。其咏宋代史实的诗作,《澶州》二首尤值得注意。这两首诗写作的背景,是发生在宋代历史上的一件影响深远的事件。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闰九月,
尊古而不泥古 勇于创新──《婴童病案》有感
作者:王艳斌  来源:吉林中医药杂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婴童病案  老中医经验  王烈  医籍评介 
描述:术大略2篇,所给病种176种,收集病案215例。其中新生儿病案13种病证,15例;时行传染病案32种病证,38例;婴童病案131种病证,162例。此外还有社会评述文章4篇。书后附录小儿汤药煎服说明和小儿哮喘家庭治疗。书中介绍的病案均出自王老四十余年的医疗实践,内容真实,经验新颖。余反复拜读,字斟句酌,获益颇深,无论对临床医疗、课堂教学以及科学实验均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此书的宝贵经验固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王老的尊古而不泥古,勇于创新的思想正是其捕鱼之渔。 王老在此书的绪篇中即提到,宗千古名师钱仲阳。钱乙是中医儿科的鼻祖,特别善于继承古法与创研新方相结合,王老正是以钱乙为榜样,在他工作的最初几年就读完了学院馆藏的清代以前的儿科古医籍及有关儿科方面的原著。在研究每个病案时,他都溯本求源,找...
茶事诗抄(诗四首 三阕)
作者:欧阳勋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君山银针  中国茶文化  几道  玉露香  银针茶  三起三落  茶树生长  透明玻璃  湖环境  菩萨蛮 
描述:茶事诗抄(诗四首 三阕)
《醉翁琴趣外篇》的真伪与欧的历史定位
作者:王水照  来源:词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篇  柳永    精英文化  士大夫  历史定位  望江南  范仲淹  今本  作品 
描述:江一派。其与元献同出南唐,而深致则过之。宋至文忠,文始复古,天下
为主 明意入境 品情悟理-《梅花》教学设计
作者:周泽锋 袁军辉  来源:云南教育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王安石  梅花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思想感情 
描述:为主 明意入境 品情悟理-《梅花》教学设计
一种题材 两朵奇葩——王安石、萨都刺作比析
作者:杨同庚  来源: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朝古都《桂枝香·登临送目》  《满江红·金陵怀古》  创新  规律 
描述:金陵怀古是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的传统题材之一,隋唐以降佳作极多,《桂枝香·登临送目》与《满江红·金陵怀古》便是其中的两朵奇葩。通过对王安石、萨都刺这两篇名作的对比赏析,探析了六朝怀古诗词创新的某些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