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征程中的党性光芒:追忆原山西省委书记王谦同志
-
作者:赵承亮 来源:先锋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省委书记 同志 风雨 中共党史出版社 山西 追忆 党性 2010年
-
描述:2010年元旦前,张国祥同志送来了由他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王谦——一个省委书记的风雨征程》一书。封面上王谦书记那伟岸的身躯、深邃的眼睛以及他那亲切又严肃的脸庞,立刻勾起了我对这位父辈老领导
-
如何认识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与黄松有同志商榷
-
作者:李少波 来源:人民检察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 同志 认识 2000年 法理思考 审判活动 社会正义 审判权 第3版 监督权 检察院 权威性 法院 司法 民法
-
描述:和法理推敲的,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司法实际。恰恰相反,强化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权,不仅不会弱化法院审判权行使的独立性,不会损害法院审判权的权威性,不会危及司法及社会正义,而且会有效地遏制审判权的滥用,防止司法腐败,维护法院审判权行使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从而实现司法和社会正义。 一、我国现行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认识论基础是“实事求是” 《黄文》在“现行民事监督制度的理念误区”一节中认为,检察机关对“错案”的监督是受“一个案件只有一个惟一正确裁判”的错误理念支配,是将本属刑事审判的“有错必纠”原则引入民事审判的结果。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从本体论的角度看,本质是事物的内在属性。不同事物的本质是不同的,每个事物的本质只有一个,对于每一个具体案件而言,它们的本质是不同而且是惟一的。 从...
-
本质属性不应是“二重”的:与程国定同志商榷
-
作者:邓复群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非本质属性 二重性 二重属性 关系属性 对立统一规律 商榷 根本任务 科学化 自然属性
-
描述:程国定同志的《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二重属性》一文(见本刊1991年第5期,以下简称程文),是一篇颇有见地的文章,笔者读后深受启发,同时也觉得文中有些论述还值得商榷。正如程文所说的:认识思想政治工作
-
《河殇》与“以史为鉴”问题(兼答陈奎德同志)
-
作者:赵世瑜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 电影、电视艺术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河殇》与“以史为鉴”问题(兼答陈奎德同志)
-
论汤沈之争及王骥德的评价问题(答陈建华同志)
-
作者:夏写时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骥德 汤显祖 汤沈之争 昆山腔 评价问题 弋阳腔 吴江派 中原音韵 海盐腔 江西
-
描述:竟何所指呢?是弋阳腔吗?有人曾据凌濛初所说“况江西弋阳土曲,句调长短、声音高下,可以随心入腔,故总不必合调”,断定汤显祖按弋阳腔谱曲。但汤氏本人说:“江以西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喧。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为徽、为青阳。我宜黄谭大司马纶闻而恶
-
读书应是一种内在需求
-
作者:高国春 来源:上海支部生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学习 内在需求 领导干部 高等教育 学习能力 潜规则 同志 知识
-
描述:的认为社会上潜规则太多,需要的是关系而不是知识。正是这些“差不多”、“无所谓”、“会吃亏”的观念,影响了一些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
-
《远游》应是汉人伪托屈原之作:《远游真伪辩》质疑
-
作者:潘啸龙 来源: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远游》 屈原思想 伪辩 屈赋 《离骚》 汉人 怀沙 寄望 “仙” 《九章》
-
描述:读之后,仍觉该文不乏臆断、想象之辞,其所提供的证据,并不足以证明《远游》非必伪作。下面,特提出四点质疑,以求教於姜、徐二同志。
-
《选民》(《文博士》)应是未完成之作:兼论此作究竟有没有“
-
作者:史承钧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舍作品 选民 博士 骆驼祥子 初版 出版 论语 老舍创作 四十年代 单行本
-
描述: 老舍的《选民》,最初连载于《论语》半月刊第98期(1936年10月16日出版)至第115期(1937年7月1日出版),共十六章,约6万5千字。后来,有个“香港作者书社”将它集为单行本,取名《文博士》出版(现在能见到的版本底页署:“民29年11月初版、民29年12月
-
《少年闰土》中的“我”不应是鲁迅--与永刚同志商榷
-
作者:马嗣光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少年闰土》中的“我”不应是鲁迅--与永刚同志商榷
-
“鞭赶刀砍”不应是外贸经营的特征之一-与李常军同志商榷
-
作者:张水金 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鞭赶刀砍”不应是外贸经营的特征之一-与李常军同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