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只今惟向梦中寻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界(人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牡丹亭  畸恋 
描述:强烈的共鸣?而这古老的作品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
陆象山心学概论
作者:王星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心即  性即 
描述:象山心学源于孟子,其将安置于心中,赋予了心与绝对的普遍性和超越性,使宇宙万物及其存在之理,就植根于此心之中,让此心成为一种先验的道德本体,建立起其独特的心学体系。
浅谈汤显祖“唯情说”的美学意蕴
作者:薛明星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趣 
描述:实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生绝处,无梦到徽州
作者:王媛媛  来源:商洛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媛媛 汤显祖写完《牡丹亭》后累了,他搁下手中的笔慢慢吟出:一生绝处,无梦到徽州。其实他一生也没有到过徽州。 古徽州,就是今天的皖南一带,这次趁着年休假的时间去感受了“中国画里乡村”的宏村
晏几道与纳兰性德的“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晏几道与纳兰性德的“
中国古代的“追星族”──诗书迷趣话
作者:韩望舒  来源:现代交际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中国古代  《红楼梦》  刘半农  书迷  星族  赵元任  罗隐  “临川四梦” 
描述:中国古代的“追星族”──诗书迷趣话
语淡意深 心情苦
作者:王慧刚  来源: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阮郎  归赏论 
描述:晏几道是北宋后期著名词人,与其父晏殊并称为“二晏”。其词风格深婉,工于言情;笔调感伤,凄婉动人。本文选取他的一首《阮郎归》来加以赏读,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晏几道书写伤感之词与其家庭出身、社会经历是分不开的,其词的风格特点可以概括为:感伤凄苦,婉曲低回,语淡情深。
一生绝处,无梦到徽州
作者:钟华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徽州  抗日战争期间  《牡丹亭》  皖南山区  人间净土  汤显祖  古村落  黄山 
描述:美丽的山村得以完整地保存。的确,徽州的美是遗世独立的又是婉约细腻的。陶行之说:"世
论《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
作者:张瀚池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自我意识      社会性 
描述:冲突,直指封建社会下程朱理学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从其人物形象中透露出的对人性和生命的独立的思考,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立足于当下也有颇多借鉴之处。
吕祖谦的道德性命之学及其兼融朱陆的特点
作者:肖永明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祖谦      人性论  修养论  朱熹  陆九渊 
描述:吕祖谦重视对道德性命的探讨。他以""与"心"为其最高的本体范畴,力图将"天理"与"人心"融为一体,并在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见解。他的道德性命之学体现出会通、兼融朱陆之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