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87)
报纸(624)
学位论文(164)
图书(142)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042)
地方文献 (5)
文化溯源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3(427)
2011(484)
2010(479)
2009(430)
2006(318)
2004(211)
2001(213)
1993(110)
1986(162)
1982(7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2)
抚州师专学报(67)
成才之路(7)
青春岁月(4)
内蒙古电大学刊(2)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科技致富向导(1)
中国医疗保险(1)
科学之友(B版)(1)
王安石老子注辑本
作者:  王安石  来源:中华书局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  王安石  王安石 
描述:王安石老子注辑本
变法理财家—王安石
作者:何先涛  来源:广西财务与会计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理财  财政问题  支出预算  政治家  文学家  免役法  均输法  北宋 
描述:法”、“免役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和“市
王安石变法失败中的性格因素:兼谈成功管理者的情商
作者:张金山  来源: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性格  情商 
描述:王安石偏执的性格导致其情商较低,因此,王安石变法中因缺乏平衡思维,树敌过多、误用小人和变法措施激进而失败。一个管理者想要在事业上成功,高情商是必不可少的素质。
困境·绝境·处境——王安石变法故事的当代讲述
作者:卢燕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变法  变法  故事  故事  现代性  现代性  人民  人民 
描述:代历史叙述的反思。本文首先以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宋代近世说”为切入点,考察了王安石故事在传统历史中何以被讲述成一个否定性故事的深层原因;继而进入现代历史的起点处,研究这个在传统历史中被否定的故事
潘佑变法及其对李觏、王安石学术思想的影响
作者:李祥俊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潘佑  潘佑  李觏  李觏  王安石  王安石  变法  变法 
描述:潘佑在南唐时期,从挽救危难时局出发,借鉴《周礼》古经实行变法,变法很快失败,但其变法思路与历史影响不可抹杀。通过发掘考察李觏、王安石的有关作品,可以证明潘佑变法对李觏、王安石的学术思想产生了影响
“防治结合”应是校医的指导思想
作者:吴进贤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指导思想  学校医师  学校卫生  片面性  防治结合  预防工作  常见疾病  卫生教育  教学卫生  脊柱弯曲 
描述:学校医师要把学校卫生搞好,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在指导思想上有两种偏见:一种是只治不防;另一种只防不治。其结果是前者越治越忙,后者治病畏难。此两种皆有片面性。只有防治结合才是正确的指导思想。学校
王安石财税变法流产根本原因探析
作者:姚轩鸽  来源:阴山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变法  变法  财政  财政  终极目的  终极目的  税收  税收  失败原因  失败原因  人道  人道 
描述:样在于此,在于其财税变法挑战了财税治理的终极目的,无视人道自由原则,违背了平等人权原则。
略谈王安石敢于改革的精神
作者:唐兆梅  来源: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反对派  改革过程  北宋王朝  “变”  士大夫  规章制度  变化规律  思想  政治家 
描述: 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为相期间实行的变革,无论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是很可观的。他在改革过程中留给后世的一个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不论当时朝野上下反对派的攻击如何猛烈,怨谤如何其多,阻力
略谈有关王安石的四部著作及其新版本
作者:繁舟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著作  版本  四部  中心人物  北宋政治  改革运动  革新运动 
描述:王安石是北宋政治改革运动的中心人物,也是北宋诗交革新运动的中坚人物之一;因此,研究王安石的生平历史和他的著作对于研究北宋时代的社会史和文学史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评邓广铭、漆侠五十年来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研究
作者:李华瑞 郭志安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广铭  漆侠  王安石  变法  研究 
描述: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评述了当代著名史学家邓广铭、漆侠半个世纪以来研究宋代王安石及其变法的特点、方法和贡献 ,并指出了两人在研究方法、观点上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