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571)
报纸
(108)
学位论文
(40)
图书
(23)
会议论文
(1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98)
地方文献
(37)
才乡教育
(18)
文化溯源
(2)
非遗保护
(2)
地方风物
(1)
宗教集要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
(63)
2013
(34)
2011
(52)
2009
(47)
2008
(39)
2006
(35)
2005
(25)
2002
(10)
2000
(16)
1992
(9)
按来源分组
其它
(56)
江西社会科学
(6)
文艺研究
(5)
开封大学学报
(2)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
安徽文学(下半月)
(1)
湘潮
(1)
唐都学刊
(1)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1)
相关搜索词
典丽圆融
原则
医生
研究
吴与弼
包恢
出版社
功夫论
唯心主义体系
理学
《孟子》
陆九渊
中国古代诠释学
儒学理想复归
孟子
化情归性
天理
理本论
“道问学”
效果历史
六经注我
“格物”
唯心主义
为学次第
关学
南华真经新传
三家诗
性格特征
三教一致
首页
>
根据【检索词:理学诠释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760
条
陆九渊“六经注我”的生命实践
诠释
学
作者:
张文修
来源: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六经注我
生命实践
经典
诠释
描述:
注疏之作,他以生命实践为经典
诠释
的形式,相比之下,儒者注经成了等而次之的
学
问了。
陆九渊心学
诠释
学
思想辨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诠释
方法
陆九渊
学
思
心学
“六经注我”
“格物”
学术理路
相统一
描述:
陆九渊倡导的“六经注我”不属于文本
诠释
方法,而是一种为
学
的路径。陆九渊对“读书”、“格物”、“穷理”、“道德本心”诸问题的分析,透显了他力图使“尊德性”与“道问
学
”相统一的学术理路,
从二程对王安石的批判看
理学
的政治倾向
作者:
李之鑑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易》
政治倾向
理学
“理”本论
程颐
人臣
认识论
人之道
唯心主义
描述:
王安石关于“理”与“物”本质关系的论点。
陆
学
为体,朱学为用:从「工夫」论吴澄
作者:
吴致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吴澄
理学
心学
工夫
工夫论
描述:
入陸的形成過程。第四章,筆者要解釋吳澄思想中「格物窮理」的問題,研究他如何將「格物窮理」的工夫納入陸學的心學體系之中,並且簡單論述與吳澄並列為元代「和會朱陸」兩大代表學者的鄭玉,以凸顯吳澄思想的特色。在此章,我將提出本研究的主要論點,即吳澄以陸學為體,心學為用的思想。這三章結合起來,基本上便能對吳澄的理學思想提出一個全新的解釋,並看出其思想在元代的特殊地位。 前四章,筆者討論吳澄思想的「內在理路」。因此在第五章,筆者把研究的視野從個人拉高至整個江西地區,從「外緣因素」解釋吳澄學形成的歷史地理背景。筆者將論證,事實上陸學在元代江西地區並未如過去學者所認為的那樣衰落,而是潛為一股深厚的暗流,深深影響著當地儒者,包括朱子的傳人在內。最後,筆者也將分析陸學在江西地區能夠歷久不衰的思想背景,點出書院、地域意識、宗教氣氛三項維繫陸學不滅的重要因素。
诠释
学
距离与理解之蔽的形成:陆九渊心学
诠释
学
思想辨析之二
作者:
彭启福
来源:
学术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诠释
学
距离
心学
理解
陆九渊
描述:
蔽的形成机制,为我们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正确处理读者主观性与作者主观性之间的张力,以达成对文本作者原初意图的准确把握,提供了重要的启迪。
北宋新学与
理学
为
学
次第的差异
作者:
肖永明
来源: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论语》
《春秋》
为
学
次第
《周礼》
《易》
学
《诗》
《孟子》
《大学》
《书》
描述:
新学与
理学
学者都强调通过对儒家经典的训解与研究,来体会圣贤深意。但他们对诸经的重视程度和研习次序互有差异,即新学学者强导调由用及体而
理学
学者则强调由体达用。
人文启蒙:明代的关
学
之重(上)
作者:
灏峰
来源:
美文(上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关
学
理学
明代
明武宗
统治思想
王阳明心学
陕西
朱元璋
陆九渊
礼仪
描述:
明朝是以
理学
开国的。明太祖朱元璋在起义过程中就信用浙东儒生;明成祖朱棣更是锐意提倡程(颐)朱(熹)
理学
,使之成为官方学术和王朝的统治思想。从明孝宗朱祐朝弘治元年(1488)起,王阳明则远承宋儒陆九渊
有为无为之间-王雱庄
学
思想研究
作者:
赵哲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雱
南华真经新传
有为无为
性命
理学
Wang
Pang
Action
and
Inaction
nature
and
fate
NeoConfucianism
描述:
有为无为之间-王雱庄
学
思想研究
陆九渊心学
诠释
学
思想辨析:从“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谈起
作者:
彭启福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诠释
学
心学
六经注我
描述:
九渊心学
诠释
学
的德性优先主义立场。
心学、
理学
、史学兼综之《诗》本义探寻-王应麟《诗经》
学
试析
作者:
胡瀚平
阎耀棕
来源:
国立彰化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王应麟
三家诗
〈毛诗〉
描述:
一师」,是其先以呂
学
下达功夫为基础,进而持朱学格物以辨证,而终达於陸
学
之致一,显然据「下学而上达」为本而订定其为
学
之序,此为
学
之序亦忠实地反映於其《诗经》学上。谨案王应麟《诗经》
学
专着现存者有《诗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