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关于王安石、司马光“民本思想”的若干思考
作者:周方高 武叔伦  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司马光  司马光  “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 
描述:时杂糅了"黄老思想",而王安石则带有法家功利主义的色彩。两人有着同样的出发点,殊途却没有同归,他们在政治上走向了反面。
王安石的元气说
作者:胡金旺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元气说  元气说  冲气  冲气  阴阳  阴阳  五行  五行  体用  体用 
描述:王安石的元气说体现了其治学思想和方式的独特性。元气与道是联系在一起的,道是本体,元气是作用。所以,当王安石阐述元气与冲气的关系也用到"体用"这对范畴时,这里的体用论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体用论。五行
王安石是个慈父》点示阅读
作者:赵新民  来源:现代中学生:初中学习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点示阅读  儒家伦理  改革家  政治 
描述:王安石在政治上是深具魄力的改革家,不顾艰难推行新政,在家庭中则是少见的慈父。不但挚爱儿子,也深爱女儿。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出,这种深挚的爱并非仅是对儒家伦理的遵循,而是植根于其天性。
关于王安石、司马光“民本思”的若干思考
作者:周方高 武叔伦  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民本思想” 
描述:时杂糅了“黄老思想”,而王安石则带有法家功利主义的色彩。两人有着同样的出发点,殊途却没有同归,他们在政治上走向了反面。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作者:马志伦  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宋仁宗 
描述:《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唯一的一篇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是年王安石33岁,任舒州(治所在今安徽安庆)通判。
王安石“不豫道揆”思想辨析
作者:胡金旺  来源: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不豫道揆  大宰  小宰 
描述:王安石认为大宰与小宰的职责要求不同,以道揆事是大宰的职责,而小宰的职责就是按照事情的规则来办事,与大宰首先和主要"以道揆事"的要求不同。因此,就说小宰"不豫道揆",这种思想显然是为新法的推行做张本
王安石《老子注》著作年代考
作者:张建民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老子注》  著作年代 
描述:作为研究王安石思想重要资料的《老子注》至今没有一个著作时间界定,影响着对王氏学术的评价与对北宋学术的真切认识。据考证,王氏《老子注》既不是作于嘉祐年间,也不是作于元丰年间,而应为王氏作于治平熙宁之际
范仲淹王安石词比较论
作者:房日晰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范仲淹  政治家  豪放词  创作  庆历新政  婉约词  研究成果  政治革新  北宋时期 
描述:范仲淹与王安石,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主张并主持了当时的政治革新。范仲淹在仁宗朝,拜枢密副使,改参知政事,推行庆历新政,为守旧派所阻挠,半途而废。王安石在神宗朝几次拜相,推行新
王安石妙招抑米价
作者:汪志  来源:江门文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米价  朝廷  杭州  北宋  大米  上涨  知府  大人  江南 
描述:北宋庆历七年,杭州一带阴雨绵绵,从三月到九月,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米价跟连续下雨上涨的河水一样,一天一个价,到了这年十月,由原来的每石400文猛涨到1500文以上,为阻止米价节节上涨,大宋朝廷连连发文,要求每石米价控制价在500文左右,违者就地斩首示众。这天晚上,杭州知府吕向高正在思忖对策,因为
谈谈王安石的梅花诗
作者:戴华强  来源: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诗人  王安石  历史文化  道德观念  艺术家  描绘  题咏 
描述:人们对于梅花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