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245)
报纸(641)
学位论文(194)
图书(143)
会议论文(3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242)
地方文献 (10)
宗教集要 (4)
文化溯源 (2)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3(443)
2012(501)
2011(510)
2009(441)
2007(381)
2005(253)
2004(219)
2002(222)
2001(216)
按来源分组
其它(256)
文学遗产(31)
写作(24)
文苑(经典美文)(2)
集宁师专学报(1)
中华戏曲(1)
中国医疗保险(1)
小学生天地(中年级版)(1)
新语文学习(高中)(1)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宋初川峡地区的茶法与“贩茶失职”
作者:胡昭曦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农民战争史  茶法  北宋初期  农民起义  王小波  李顺  榷茶  史料  苏辙  王安石 
描述:廷始因民间贩卖,量行
论宋诗的历史地位
作者:朱大成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子龙  欧阳修  王安石  唐人  历史地位  官僚地主  宋诗  北宋王朝  统治阶级  北宋初期 
描述:开发表毛泽东同志《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之后,由于信中谈到“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一些文学论著涉及宋诗时,大多不是裹足不前,就是绕道而行,或者只谈宋诗不懂形象思维而不及其它。这就会使人产生宋诗除了“味同嚼蜡”之外再无长处的误解。我认为毛泽东同志的评论本是从诗歌创作的形式方面着眼的,并没有对宋诗给以全面否定的意思。我们绝不能因为毛泽东同志对
论李杜优劣之争(兼对《李白与杜甫》的一点意见)
作者:张步云  来源:郭沫若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阳冰  王安石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与杜甫  李杜并称  工部  检校  大夫  扬杜抑李 
描述:不分轩轾,还是杜优李劣?这个争论在中国文学史上长期进行着。争论的实质,是对浪漫主义作家如何评价的问题。从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的“时人谓之李杜”和白居易《与元九书》中的“诗之豪者,世称李杜”的话来看,早在盛唐,李杜就已齐名并称。再从当时一些诗人对李杜的称赞来看,李杜在盛唐时就是并驾齐驱,驰名诗坛的伟大诗人。我们先看他们对李白的评价。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篇中说:“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贺又见其《乌栖曲》,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也有类似的记载。这里可以看出贺知章所再三称叹和欣赏的是李白的浪漫主义代表作《蜀道难...
程颢、程颐
作者:冯友兰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程颐  民族融合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政治统一  董仲舒  汉族  秦汉  不同民族  王安石 
描述: 引言 秦汉的统一,是中国厉史发展中的一件头等大事。它不仅在政治上建立了全中国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政权,也融合了原来七国的不同民族或部落,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称为汉族。同汉朝的政治统一和民族融合相配合,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包括自然、社会和个人生活各方面的广泛的
《明妃曲》艺术谈
作者:史黎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汉族主义  匈奴  王安石  王昭君  艺术  毛延寿  胡汉  作品  西京杂记  回顾 
描述:且在艺术上也不落前人窠臼,很可称道。《明妃曲》第一首,着力写明妃的哀怨,结构很别致,好象一出戏分若干场,诗的每一节都有各自的出场人物。“明妃初入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这是写昭君的悲哀和美丽。写美人的美写得好的
论传记文学
作者:朱东润  来源: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十四史  司马光  史记  王安石  儒家  传记文学  朱熹  墓志铭  信陵君  刘邦 
描述:看,他是一个“宽大长者”,可是从侧面看,他既不宽大,也不是长者;在项羽的记载中,从正面看,他是“僄悍猾贼”,可是从侧面看“僄悍”可能有一些,‘猾贼’却说不上。所以要认识这两人的面貌,我们还必须从其他有关篇章看,不能停留在一篇作品上。
释义的科学性举例
作者:黄立业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人  欧阳修  后汉书  王安石  历史事实  释义  论衡  科学性  北宋  元刊本 
描述: 释义要有科学性,一般说来,须要下功夫弄清楚词目在书证中的含义是什么,须要将词目的本来含义准确地表述出来。下功夫弄清词的实际含义要弄清词的实际含义就得下功夫。只在几部现成辞书中翻来翻去,做一些简单的综合工作,抄抄贴贴,是很容易以讹传讹的。只有舍得花力气,力求全面掌握有关资料,认真研究分析,才有
读《游褒禅山记》札记
作者:郝廷霖 郝玉珍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札记  “志”  封建阶级  花山  游记体  古书  改革家  主题思想 
描述: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的对
姓名字号
作者:楚庄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姓名  封建社会  同血缘  王安石  官职  民族英雄  工部  族名  古书  古人 
描述:在读古书的时候,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姓名问题。如唐朝诗人杜甫,在旧书中提到他时常用的就有杜甫、杜子美、杜陵、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老杜等名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名目?这就是本文要谈的古人的姓、名、字、号问题。古人姓名的最基本部分也是姓和名。姓,实际上是族名,同族中同血缘的都用同一的姓。在周以
容肇祖同志给姜国柱同志的信
作者:容肇祖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儒家  文集  治经  政治  孔子  思想来源  罗振玉  治学精神  努力学习 
描述:国柱同志: 接读来信和论文《论王安石》,得悉努力学习,读书写作,至慰远怀。你阅读《王文公文集》后,即写出论文,甚好。前两章关于哲学和政治方面,大致尚佳。关于王安石的思想来源,属于儒家,不是法家,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