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它应是“真、善、美”的颂歌——试论文艺作品的爱情描写
作者:陈乃学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题材  爱情描写  爱情生活  文艺作品  文学作品  艺术构成  细节描写  生活内容  性爱  艺术效果 
描述:受不亲”
貌似而神离 形近而实远--《牡丹亭》与《长生殿》爱情描写
作者:刘孝严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长生殿  杜丽娘  爱情描写  杨玉环  唐明皇  圣人  封建礼教  柳梦梅  汤显祖 
描述:描写倾向不同,“貌似而神离,形近而实远”的社会历史及艺术创作的根源。
试论《牡丹亭》中爱情的前因与后果
作者:赵志军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爱情  学术界  柳梦梅  杜丽娘  汤显祖  论述  想象 
描述:关于《牡丹亭》中的爱情,学术界虽然已经从多方面展开了论述,但在所有论述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却被忽略了,即杜丽娘在见到真正的柳梦梅之前,已堕入情网中,并因此命丧黄泉。从现实的角度看,一种没有真实
浅析《牡丹亭》中的情欲与爱情
作者:韦杨建  来源:芒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  爱情  柳梦梅  柳梦梅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  至情  性爱  性爱  女主人公  女主人公  欲望  欲望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描述:动在人的内心深处的对于异性、对于情欲的追求。
“读写双赢”教学例话(五):专题之“花季悟爱情
作者:赵谦翔  来源: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  读写  专题  教学  绿色教育  《西厢记》  《牡丹亭》  《红楼梦》 
描述:没有话语权吗?以功利为本漠视人性的灰色教育,让花季学子掩耳盗铃地回避现实的爱。唯有张扬以人为本的绿色教育,才能让他们直面现实人生,坦诚地观情赏爱,谈情说爱,评情论爱。
发乎情,止乎礼义——苏州派爱情剧略论
作者:康保成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州派  明末清初  爱情  地方色彩  交流经验  剧作家  戏曲作品  《牡丹亭》  《西厢记》  剧坛 
描述:明末清初,在苏州地区,一下子涌现出李玉、朱素臣、朱佐朝等十多个专业剧作家。他们在一起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创作出一大批风格相近的戏曲作品,雄踞于当时的剧坛。人们习惯于称他们为“苏州派”。 以浓郁的苏州地方色彩为重要标志的苏州派,成功地以“临川之笔协吴江之律”。
漫谈中国古代戏剧中爱情的嬗递性
作者:邓宇英  来源:郴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剧  爱情  杜丽娘  《西厢记》  《牡丹亭》  《桃花扇》  侯方域  柳梦梅  汤显祖  张生 
描述:剧中爱情的嬗进性.
情歌王子,唱红了“九妹”,流失了清纯爱情
作者:江水  来源:婚姻与家庭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  爱情  清纯  歌曲  餐厅  玫瑰  辣椒  幸福  痛苦  普通人 
描述:接受了笔者的独家专访,袒露了那段伤心的初恋故事……
执著的爱情 叛逆的性格——杜丽娘形象浅析
作者:于汀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封建礼教  爱情  柳梦梅  叛逆  性格  执著  婚姻制度  汤显祖  少女形象 
描述: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是杜丽娘
爱的颂歌 各呈芳姿——《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
作者:曾清蓉  来源:娄底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悲喜剧  爱情  悲剧性  杜丽娘  颂歌  喜剧色彩  封建礼教  汤显祖 
描述:祖的《牡丹亭》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描写爱情的典范之作。这两个生活在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作家的作品,就像两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璀灿地闪烁在东方和西方的文学长河中,遥遥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