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笔点化 铸成新唱
-
作者:马双有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句 登泰山 王安石 模仿 刘禹锡 流传 李白 杜甫 孔子 毛泽东
-
描述:高大之意,
-
句因篇佳而名
-
作者:徐景洲 来源:写作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诗词 晏殊 陈子昂 流传 文学现象 归来 古代诗人 校勘 伤春 七律诗
-
描述:到了历代诗评家的关注.但
-
文化与财富的新解
-
作者:从维熙 来源:杂文选刊 上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财富 文化人 儒学 社会底层 清代 刘绍棠 新解 道德 流传
-
描述:"无财非贫,无学乃为贫……无子非孤,无德乃为孤。"这是清代文人王永彬在他的《围炉夜话》中留下的一首中国文化人的绝唱。能不能这么说,这番话既是他个人的声音,又是他对两千多年来儒学孤傲精神的一种概括。时
-
相濡以沫
-
作者:王勒懿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鹦鹉 相忘 大火 力量 周亮工 寓言 集体 困境 干水 流传
-
描述:取的—点点水来熄灭何其难,但是这只勇敢的鹦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不仅是勇气。
-
包公为什么不笑?
-
作者:刀尔登 来源:国学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公 张方平 欧阳修 宋祁 吕夷简 流传 奏议 王安石 记录 文官
-
描述:读关于包拯的书,总有几个疑惑:他为什么很少有朋友呢?他为什么不笑呢?为什么很少有关于他的资料呢?为什么……
-
析字故事摭拾
-
作者:张法和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析字法 民间文学 王安石 修辞方式 故事 苏东坡 增损 徐霞客 北宋 流传
-
描述:析字,又叫拆字。是对字从音、形、义三方面,进行离合、增损分析,或看到别的字有一方面跟它相合、相连,随即借用或推衍上去的一种修辞方式。在古书记载中,在民间文学中,都流传着不少有趣的析字故事。《齐东野语》中记载:北宋宰相王安石要录用一个书童,面试后,他给家人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
析字故事
-
作者:张法和 来源:少年天地(初中)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析字法 民间文学 故事 苏东坡 增损 徐霞客 王安石 流传 巧用 大学士
-
描述:析字,又叫拆字。是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进行离合、增损、推衍、附会的一种修辞方式。在古书记载和民间文学中,流传着不少有趣的析字故事。
-
苏东坡行医的故事
-
作者:暂无 来源: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行医 故事 医学家 瘟疫 北宋 养生方 王安石变法 流传 独特见解
-
描述:,受到广大百姓的爱戴,也引起北宋朝廷的重视。后来,病房由政府专派的僧人主持。
-
咏春诗语
-
作者:成实 来源:老友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风 王安石 贺知章 李贺 苏轼 朱熹 韩愈 李白 杜牧 流传
-
描述:;"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举不胜举。
-
重读《静夜思》
-
作者:严虹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静夜思 唐诗选本 李白诗歌 唐代诗人 启蒙读物 韵味无穷 胡应麟 流传 商榷 理解
-
描述: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流传甚广,从唐诗的启蒙读物到不同的唐诗选本,都收录了此诗。它较好地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一自然不饰而又韵味无穷的风格,是一种不需技巧的圆熟。正如胡应麟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