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5)
报纸(39)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7)
地方文献 (16)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8)
2013(6)
2011(7)
2009(8)
2006(7)
1997(3)
1996(2)
1989(1)
1988(4)
1983(4)
按来源分组
闽江学院学报(3)
上虞日报(2)
湖北中医杂志(2)
中国地名(2)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
中国行政管理(1)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
戏曲艺术(1)
山东中医杂志(1)
资料通讯(1)
健、黄松:私我的体会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黄松作品 遗落的小熊03纸本 2.健作品 《窗》之一 纸本工笔 健 1984年10月生于上海。2000年至2003年就读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本科毕业
王安石两菜一招待亲戚
作者:暂无 来源:南鄂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他贵为一国宰相,却知勤俭节约,招待宾客竟然只有两菜一。 北宋宰相中,王安石(1021年~1086年)的邋遢是出了名
略论李渔对曲的讥弹
作者:沈义芙  来源:江西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渔  戏曲语言  杜丽娘  戏曲理论  汤显祖  观众  寻梦  情节发展  艺术创造  舞台效果 
描述: 李渔在戏曲理论上的成就是大家公认的,在戏曲语言方面也有精辟独到的见解。当时曲家偏重词藻,好用典故,戏曲语言,晦涩艰深,多是供士大夫吟玩品味;而李渔主张“贵显浅”、晓畅易懂大众化,这对戏曲的发展,无疑起了补偏救弊的积极作用。可是他在阐述
刘绍武调心应用论述
作者:刘剑波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调心  刘绍武  《伤寒杂病论》  三部六病学说  名老中医  临床实践  疑难杂症  治疗原则 
描述:中棘手的问题,调心就是这众多方剂中有代表性的一个。
之争的历史渊源及其流变发展
作者:谢柏良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流变发展  汤显祖  音律  曲学  文律  曲论  历史渊源  戏剧理论  曲谱  南曲 
描述:戏曲史发展的动态过程上来看待沈之争以及两派的对峙现象,从而对争论本身及其来龙去脉作出一种历史的描述,或许我们对争论自身的品位及其意义的了解,有时反而会更真切一些.
《小议龙胆泻肝的演变和应用》读后
作者:来雅庭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龙胆泻肝  演变  小议  几点看法  应用  读后  陈自明  方名  澄清  黄甘草 
描述: 近读贵刊1986年第3期载周伯青同志的《小议龙胆泻肝的演变和应用》后,感到对本方出源及演变某些问题,有必要再行澄清,愿将己见与作者讨论,提出几点看法。 1.龙胆泻肝方名最早应见于宋·陈自明
试论翁晚期剧作的曲调性格
作者:章军华 张朝霞  来源: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南柯记》《邯郸记》主腔曲调性格 
描述:绪的激宕变化.
荣肝治疗肝纤维化92例
作者:刘鲁明 李道宽  来源:河南中医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荣肝  肝泰乐  护肝片  肌苷 
描述:慢性肝炎病程进展至肝硬化阶段,病情不易逆转,若在肝纤维化时期积极地进行治疗,其预后则明显改善.我们2001年6月~2003年2月运用自拟荣肝加味治疗肝纤维化9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浅谈除眩治疗眩晕证
作者:王殿喜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眩晕证  草决明  朱丹溪  下虚上实  肝胆之气  治病必求于本  仙灵脾  治疗  徐春甫  张景岳 
描述:起,王肯堂认为火致目眩,张三锡主张痰火成眩;虚眩《灵枢》谓:“上虚则眩“,张仲景、徐春甫同意此说。张景岳认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见痰火者,不过一二,但卢搏导主张下虚上实而眩。《临证指南》曰:“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气,风阳上冒,中虚下虚”。我认为眩晕证,病况繁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风、痰所致。故痰聚中焦而上泛,火借风力而飞扬,直达清空之窍而引起眩晕证。善治上者,必求其下。滋其苗者,必灌其根。治病必求于本。因而风、火、痰,则为产生“眩晕”之根本。脾居中洲,为机体气化升降的枢纽。在里属阴,藏而不泻,故脾为阴脏,其性主升,升
清上蠲痛治头痛
作者:彭启厚  来源:四川中医杂志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上蠲痛  寿世保元  龚廷贤  蔓荆子  白芷  当归  菊花  细辛  生甘草  羌活 
描述: 清上蠲痛是明·龚廷贤的《寿世保元》中治疗“一切头痛主方”。由当归、川芎、白芷、细辛、羌活、防风、菊花、蔓荆子、苍术、麦冬、独活、生甘草、黄苓、生姜组成。笔者用于临床颇有效验,兹录治案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