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色”与“意淫”:《才子牡丹亭》的评点旨趣
-
作者:刘明今 杜娟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意淫 意淫 好色 好色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中国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研究 女子 女子 评点 评点 白日梦 白日梦 旨趣 旨趣
-
描述:《才子牡丹亭》署名阿傍,即程琼,吴震生妻。其自序谓闺中女子作绣品时"无不用一书为夹袋者,剪样之余,即无不愿看《牡丹亭》"。然又恨不能淹通书史,"聪不经妙,明不逮奇",故自己乃"将亘古以来有意趣事
-
女“粉丝”狂追汤显祖13年 倾家荡产见偶像后却自杀
-
作者:暂无 来源:可乐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自杀 莎士比亚 杜丽娘 白马王子 柳梦梅 江西 牡丹亭 记者 媒体
-
描述:记者雨林林报道:昨天凌晨4时许,痴迷汤显祖13载,经媒体多方报道的“追星狂人”杜丽娟,留下一封遗书在江西临川县跳河自杀,幸被路人救起。汤显祖是戏曲大家,我朝人称“东方莎士比亚”。他的巨著《牡丹亭
-
梦回明朝——厅堂版《牡丹亭》,复归明代演剧方式
-
作者:刘红庆 来源:音乐生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苏州园林 传习所 明朝 汤显祖 中国文人 明代 厅堂 红楼梦
-
描述:牡丹亭[昆曲之困]“昆曲,困曲也,就是唱起来能让人犯困睡觉的曲儿!”我的朋友张卫东先生早年开蒙即学《游园》、《惊梦》,那时他还是一个少年,他和他的小伙伴们不能理解古人词意之妙,常有人在拍曲的过程中
-
论《牡丹亭》性心理及其生命意识的升华:以蔼理士性心理学理论
-
作者:魏远征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心理描写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生命意识 柳梦梅 性心理学 心理学理论 爱情 白日梦
-
描述:情和婚姻的执著向往和追求,而且对杜
-
汤显祖
-
作者:暂无 来源:中文自修(中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作家 莎士比亚 临川
-
描述: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别署清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明代戏曲作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第一段]
-
文化盛宴书天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十年的故事
-
作者:曹光哲 来源:当代广西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故事 天堂 文化 《牡丹亭》 华裔作家 白先勇 袭人
-
描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2006年11月24日至26日,仿佛是从天上飘然而至的美妙乐曲,回荡在香气袭人的广西师范大学王城剧场。这是由世
-
改编在戏剧传播中的价值——从汤显祖对《牡丹亭》改本的批评谈起
-
作者:王省民 邹晓春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改编剧本 戏剧传播 汤显祖 批评 价值 戏曲观念 审美意识
-
描述:反映出戏曲改编者的审美意识和情感倾向。改编是《牡丹亭》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关剧本改编的各种争议,贯穿于《牡丹亭》的整个传播历史,一直延续至今。
-
“情”的颂歌——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
作者:魏琳 来源: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
描述:思和独特的风格。体现了他对个性解放和对自由爱情的极力张扬,奠定了我国浪漫主义戏曲创作的基石。
-
中西拉拉之歌
-
作者:阿莫 来源:世界电影之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游园 昆曲艺术 故事 摄影师 电影 沉溺 音乐 充满 昆剧
-
描述: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席德与露西这两个角色实在太有魅力。席德是一个刚刚步入社会,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单纯女孩,而露西是一个曾经非常有才华的女摄影师,早已腻烦了时尚界的虚张声势与虚伪华丽,却又难以找到自己的生活,只能沉溺于自己的小圈子,自暴自弃。露西有着深色的头发,深陷的眼睛,骨感的身体,玩世不恭的神情,尤其是那种充满欲望的挑衅的眼睛。我实在被她迷倒了。在她那里,我们无法看清楚性别,只知道,如果是一个女人也会爱上她。席德也不例外。而正是席德清新单纯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露西,让她看到了重新生活的一线希望。席德有一种可爱的、朴实的美,清新却充满挑逗。
-
青春版《牡丹亭》发行DVD 杨振宁提议白先勇写北京人
-
作者:暂无 来源:京华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卜昌伟)为纪念作家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演出100场,台湾导演王童以影像的手段将该剧拍摄下来,制作成DVD推出。昨天,白先勇在京为青春版《牡丹亭》DVD举办首发式。作为白先勇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