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7)
报纸(28)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9)
地方文献 (20)
宗教集要 (4)
地方风物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12)
2011(6)
2007(3)
2006(8)
2004(4)
2003(4)
1997(1)
1996(4)
1987(4)
1985(1)
按来源分组
剧影月报(3)
其它(2)
江苏地方志(1)
中国宗教(1)
四川动物(1)
收藏(1)
江苏保险(1)
江苏企业管理(1)
史林(1)
词刊(1)
江西人在江苏
作者:廖原  来源:老友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江西  江苏省  独特风格  文天祥  汤显祖  欧阳修  杨万里  精神财富  邹韬奋 
描述:傅抱石等著名人士。他们的成就和业绩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王安石(1021—1086),临川人,先后在江苏扬州、常州等地担任地方长官,政绩显著。在我国散文史上,他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
剥去画皮现妖身
作者:雨蒙  来源:共产党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共产党员  江苏  王益民  贪污罪  犯罪事实 
描述:贪官善伪装,江苏省国信集团原董事长王益民也是这样。经过数十年的包装,他红袍加身,不仅官至正厅级,还戴上了诸如“省级优秀共产党员”、“省政协委员”、“金融专家”、“客座教授”、“高级顾问”等一顶顶桂冠。然而,剥去红袍,除去桂冠,露出来的却是贪婪嘴脸和无知而目。
剥去红袍现原形
作者:依岷  雨蒙  来源:党建文汇(上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益民  江苏  国信集团  受贿罪  犯罪事实 
描述:贪官善包装,江苏省国信集团原董事长王益民也是这样。经过数十年的包装,他红袍加身,不仅官至正厅级,还戴上了诸如“省级优秀共产党员”、“省政协委员”、“金融专家”、“客座教授”、“高级顾问”等一顶顶桂冠。[第一段]
实景园林版《牡丹亭》昆山上演
作者:张楠  来源:扬子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由昆山市文广新局投资,与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昆山千江传媒三方合作运营的国内最大规模实景园林版昆曲《牡丹亭》,经过一年多的提档升级之后,于五一期间重新亮相昆山亭林园遂园。首演结束后将持续在昆山上演
百戏之祖(二):从昆山起源的昆曲
作者:陈益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昆曲  牡丹亭  杜丽娘  传习所  演出  演员  昆山  表演艺术  汤显祖 
描述:台欣赏。《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词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以秋天的苍茫景色,将离情别绪点染得动人心腑。《长生殿·闻铃》中的词句:“迢迢前路愁难罄,厌看水绿与青山,伤尽千秋万古情。”寥寥数语,却把人生曲折坎坷、沉浮起伏的感慨,描绘得淋漓尽致。而《刀会》中的“大江东去浪千叠:趁西风,驾着这小舟一叶”、《惨睹》中的“收拾起大地山河一肩装”等名句,脍炙人口,多少年来一直让人们传诵不息。 更值得一提的是《牡丹亭·游园、惊梦》。 以庭院春色满园时的环境变化,来衬托丽娘心情的纷繁复杂,写尽“一片断魂心痛”。在浓浓的诗情画意中,气氛的烘托与人物内心活动的探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平凡的景色不再平淡和平板。它的每一句唱词都是精美绝伦的诗,元杂剧语言的本色、六朝辞赋的华美、五代词的绮丽,集合其间,自然真切而又含蓄空灵。
出色的江苏民间舞蹈--板凳龙舞
作者:黎明  来源:江苏戏曲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出色的江苏民间舞蹈--板凳龙舞
关于昆曲热的反思
作者:孙书磊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遗产  人民大会堂  高雅艺术  江苏 
描述:关于昆曲热的反思
响水葡萄串效应是如何形成的
作者:陈明 王俊文 嵇大鹏 黄内香  来源:东方经济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响水县  江苏  经济发展  招商引资工作  “葡萄串效应”  陈家港化工园区 
描述:最近几年来,国际资本和产业加快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新一轮外商投资热潮正在形成,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逐渐成为外商投资的最大热点。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成为吸引外资的强辐射区,接受国际资本产业梯度转移,打造世界级制造业基地。
李纪敏
作者:暂无 来源:IT经理世界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纪敏  宏图三胞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IT分销企业  企业信息化  XP信息管理系统 
描述:李纪敏
昆山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颁奖 《牡丹亭》主题木梳夺魁
作者:姚喜新  来源:苏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姚喜新)《情缘》木梳挂件采用《牡丹亭》里的人物,点明了“情缘”的主题;《相濡以沫》琉璃茶具巧妙地融合了荷叶、莲蓬、大闸蟹,以荷叶为底的绿色调,借助琉璃的特殊魅力,表现了符合昆山的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