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6)
学位论文(10)
图书(3)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8)
地方文献 (3)
按年份分组
2007(5)
2005(2)
2002(5)
2001(4)
1998(2)
1995(3)
1992(2)
1989(2)
1987(1)
1983(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2)
资料通讯(2)
临沂师专学报(1)
南京社会科学(1)
中国哲学史(1)
现代营销(学苑版)(1)
求索(1)
孔子研究(1)
东南文化(1)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论王安石学派的庄学思想
作者:肖海燕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学派  王安石学派  王安石  王安石  王雱  王雱  吕惠卿  吕惠卿  陈详道  陈详道  庄学思想  庄学思想 
描述:义,进一步回顾、总结了学术前史,并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第一章主要分析了王安石学派的庄学思想产生的思想学术背景,并总结出王安石学派解《庄》的主要特点。北宋时期,儒学获得新的发展,儒释道
荆公学派与辩证法哲学
作者:漆侠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荆公学派  辩证法  哲学  王安石  熙宁变法  发展 
描述:荆公学派与辩证法哲学
阳明学派分化的思想基础
作者:钱明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姚江学派  主静  罗汝芳  王阳明弟子  阳明学  归寂  思想基础  日本学者  黄宗羲  阳明后学 
描述:的兴盛,其内部潜滋暗长的几股背驰的力量也开始崭露头角。到了万历初年,阳明学派分化的阵势逐渐明朗。其后学各执一说,纷争迭起,揭开了有明学术思想“一本而万殊”(黄宗羲语)的精彩篇章。
论王安石学派的老学思想
作者:刘固盛  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学派  老学  儒道合流 
描述: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老子” ,王安石、王 雨方 、吕惠卿等人都注解过老子 ,他们解老的共同特点是援儒入老 ,将儒学与老子之道论结合在一起。此种结合不仅反映了王安石学派力图援引老子思想为现实政治服务
批判陆王学派的蒙昧主义
作者:张锡勤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王心学  陆王学派  王守仁  圣人  尊德性  陆九渊  无知无欲  道问学  “致良知”  信仰主义 
描述:批判陆王学派的蒙昧主义
《牡丹亭》之“至情”与泰州学派的戏剧精神
作者:陈燕华  来源:地方文化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情欲观  泰州学派  化情归性  至情论 
描述:的典型写照,其中之“至情”即后来刘蕺山总结之“纯情”,这表明了当时以泰州学派为主的儒家“化情归性”的思想倾向.因此此“即情即性”之至情具有某种超越性,它既不是唯情主义,也不是纵欲主义,而是和泰州派
李绂与清代陆王学派
作者:黄进兴  来源:江苏教育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李绂与清代陆王学派
南宋江西陆子学派的形成探析
作者:张东海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理学  心学  陆子学派  陆九渊 
描述:本文考察了南宋江西陆子学派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认为陆子学派的产生与两宋的政治状况、文教政策、经济状况、文化繁荣及陆九渊的个人素质和努力密切相关,陆子学派在陆九渊的教学过程中形成、在辩论中发展
偏离与转向:元代江西草庐学派及其学术特点
作者:周茶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元代  吴澄  草庐学派  偏离  转向 
描述:学术上呈现出对朱学的偏离和朝陆学的转向,对后世理学的传播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探究该学派及其学术特点将
陆王心学派的易学思想研究
作者:杨月清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王阳明  易学  理学  心学 
描述:湖是宋明心学派易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易学认为易之理即人之心,并惟以人心为主,以己之心为易,象数事物皆在所略,以不起意为宗,建立了心学派最完整的易学哲学体系;王阳明心悟不离易道,以《周易》为明理决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