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艺术自由的道路上跋涉前进:王英琦散文论
-
作者:李正西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英琦 艺术自由 散文艺术 散文创作 塔克拉玛干 艺术转化 李清照 女性悲剧 女性独立意识 民族文化
-
描述:的艺术自由境界迈进。这正是她的散文格外引人注目的地方。 艺术的转化 实现艺术的转化,需要生命的投入。她出生和生活的环境十分恶劣。她是一个被遗弃的孤女。“悲哀也是美,苦难也成诗”。长
-
乡土文学:一个独具审美特质的文种
-
作者:陈昭明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文学 审美特质 现代意识 乡土精神 民族文化 二十世纪 刘绍棠 乡土作家 文化精神 赵树理
-
描述: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注视,评著相继问世,论文层出不穷。然而,在这样繁盛热闹的景观里,却出现一种相悖的现象:一方面对乡土文学既有宏观的勾勒,又有微观的透视;既作历史的探究,又予现时的论述。一方面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越来越使人困惑不安,这就是乡土文学这一概念本身尚未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论界说,缺乏对乡土文学概念的内涵意蕴和外延指向的科学限定,致
-
好汉子刘绍棠──绍棠仙逝三周年祭
-
作者:赵福生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大运河 民族文化 右派分子 枣树 纪念馆 医院住院部 脑血栓 陶渊明 重身子
-
描述:好汉子刘绍棠──绍棠仙逝三周年祭
-
江西戏曲改革刍议
-
作者:叶树发 来源:陶瓷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改革 戏曲发展 江西 弋阳腔 中国戏曲 中国文学史 蒋士铨 戏曲观众 民族文化 汤显祖
-
描述:本文通过江西戏曲的辉煌历史、江西戏曲面临的危机及其原因、江西戏曲改革探微三个部分的分析,阐述了江西戏曲的真实面貌,评论了江西戏曲的千秋功绩,提出了江西戏曲改革的必由之路,尤其从音乐唱腔、舞蹈语汇、舞台美术等戏曲艺术内部规律论述江西戏曲的改革方向。
-
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上)
-
作者:王崧舟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 精神诉求 诗意人生 王安石 芦笛 羊皮筏子 精神生命 铁牛 民族文化 词语
-
描述: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上)
-
“历代名家绝句评点”丛书出版
-
作者:张明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绝句 代名 王英志 艺术特征 题材与风格 艺术特点 永久的魅力 创作背景 民族文化 偶句韵
-
描述:“历代名家绝句评点”丛书出版
-
沉醉重阳莫断肠——说晏几道《阮郎归》
-
作者:泠风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故乡 况周颐 民族融合 晏殊 京城 民族文化 文化发展 辛弃疾 字长
-
描述:金代,受民族融合与文化发展的影响,起了一些变化。几首咏茶小词,便是民族文化交融的浪花。
-
宋代医药管理一瞥
-
作者:车逸 来源:中国药品监督管理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医药管理 和剂局方 民族特色 世界历史 太医局 城市工商业 药品监管 民族文化 王安石 管理和经营
-
描述:的药物贸易机构--官药局。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医药局。 药局于1076年设置于京城开封,初名熟药所,又名卖药所,隶属太医局管辖。当时正实行王安石的新法,根据"市易法"的规定,药物贸易归于国家控制之下,国营卖药所因之而创设。1103年增为五所,并将制造成药的业务分离出来,创建了修合药所二所。此后在各地相继设置卖药所。1114年,又将京城的两个
-
刘绍棠论
-
作者:石兴泽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青年作家 兄弟姐妹 民族文化 家乡 伤痕 悲愤 仰视
-
描述:温爱中度过人生最艰难的时光。对于家乡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他充满无限的感激和深情。因此复出以后执笔写作,他没有像其他作家那样痛苦万状地抚摸伤痕、悲愤欲绝地书写灾难、激烈深刻
-
寂寞一馆
-
作者:徐 来源:高中生之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纪念馆 王安石 临川文化 城市 宋朝 民族文化 中医学校 第一声 角落 强国富民
-
描述:沐浴在临川文化里,如一个贪婪的婴儿躺在母亲的怀抱里,甜甜地、静静地吮吸着,身体便迅速地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