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
作者:李宏声 李燕 来源:小学生之友(趣味学习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赣江 吉安 风雪 高山 广昌 战士 红旗 中国共产党 无产阶级革命家
-
描述:毛泽东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
多彩的京剧世界 从毛泽东看戏谈起
-
作者:刘琦 来源:长寿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牡丹亭》 《游园惊梦》 梅兰芳 京剧 《三国演义》 汤显祖 戏谈 中国古典小说 《水浒传》
-
描述:在50年代,梅兰芳有一次将在北京怀仁堂演出《游园惊梦》。这出戏是汤显祖《牡丹亭》传奇中的一部分。演出前3天,毛主席特意派人到梅兰芳家借《牡丹亭》。梅兰芳对来人说:“《牡丹亭》传奇,经过几百年来艺人和
-
“应是毛公好学生”——邓子恢与毛泽东的交往
-
作者:符维健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子恢 《湘江评论》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 闽西 红四军 中央苏区 “左”倾冒险主义 “左”倾教条主义 朱毛红军
-
描述:早年,邓子恢与毛泽东相识在创建苏区的革命征途中,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为了共同的理想,他有幸跟随毛泽东,伴随着革命和建设的艰难历程,演绎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情结。
-
晏殊与和凝词之比较
-
作者:胡家全 刘云峰 来源:科技经济市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晏殊 农晏殊 和凝 和凝 词 词 比较 比较
-
描述:晏殊与花间词人和凝所处时代相近、人生履历相似,故而在其词的创作面貌上呈现出不少共同点,然同中亦有小异。本文拟从创调之功、富贵之气和人物刻画三个方面就晏殊与和凝的词作一番粗浅的比较。
-
词与曲的分与合
-
作者:张宏生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 曲 辫体 明清之际 牡丹亭
-
描述:现。王士旗本人在对《倚声初集》中所选录的作品进行评价时,也非常称赞词与《牡丹亭》所发生的种种联系。这说明,王士禛和他的同时代人,虽然具有辩体的迫切性,但长期的惯性和操作标准的不确定性,也就使得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因而提醒我们要进入文学史的过程中来进行讨论。
-
《小山词》鉴赏举隅:[晏几道]
-
作者:蔡厚示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 文学评论 中国 小山词
-
描述:《小山词》鉴赏举隅:[晏几道]
-
晏殊晏几道词思想内容浅说
-
作者:张治国 来源:渭南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 小令 思想内容
-
描述:晏殊晏几道父子都工小令,大量写闺情,询风委婉。大晏是北宋初期的“太平宰相”,词中多反映上层士大夫的生活情调和思想;小晏是落拓公子,词中多表现下层知识分子的苦闷和抑郁之情,特别是以歌妓为题材的作品,使
-
试论晏殊词的创作范式
-
作者:李宏业 苗菁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词 创作范式
-
描述:风貌
-
晏几道与纳兰性德“梦”词之比较
-
作者:吕菲 来源: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纳兰性德 词 梦
-
描述:晏几道和纳兰性德是近年来词学比较研究中很受关注的两大词家。本文抓住两位词人作品中“梦”这一关键意象进行比较分析,着重指出二人梦词在内容成因方面的相异性。
-
皆为古之伤心人:晏几道与秦观词之比较
-
作者:何旭 钱毓英 来源: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秦观 词 感伤情调
-
描述:晏几道与秦观都以词之伤感著称。冯煦曾称二人为“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 ,浅语皆有致”。文章就此评语 ,从二人的情感、身世及词之题材、内容、风格等方面比较分析二人共同的“伤心”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