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鹤一去楼依旧白云千载思悠悠:崔颢《黄鹤楼》赏析
-
作者:雷绍桦 明洪 来源:读写月报(初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民国初年 武昌县 湖北省 武汉市 长江 汉水
-
描述:被江水冲没。东汉未年。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词情中有思特征探析
-
作者:冯玲 来源:东京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情中有思 情中有思 冷观 冷观
-
描述:晏殊是词史上一位不容忽视的大家,其词独特的艺术特色历来被后世推崇,尤其是情中有思的表现手法即真挚的情感下流露出比旁人多一份的冷静更为受关注.这一特点的形成不仅与词人看似平顺实则不平的人生经历
-
元代正一教马臻、陈义高、朱思本诗文集论考
-
作者:王树林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 元 正一教诗人 正一教诗人 诗文集 诗文集 论考 论考
-
描述:元代缁衣黄冠中多诗人,并为我们留下了一批珍贵的诗文文献。元代南方道教正一道派中玄教一门,就有马臻、陈义高、吴全节、薛玄卿、朱思本、张雨等十余位。散见诗文虽然颇多,但有专集传世者仅马臻等四家。现就马臻
-
画思当如天岸马 画家何异人中龙:李苦禅先生绘画的技法与审
-
作者:暂无 来源:芒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画思当如天岸马 画家何异人中龙:李苦禅先生绘画的技法与审
-
《牡丹亭》中梦意象的美学分析
-
作者:姚华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事》 《牡丹事》 梦意象 梦意象 象征意蕴 象征意蕴 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 结构功能 结构功能
-
描述:"临川四梦"中的<牡丹亭>是汤显祖"因梦成戏"的典范之作,其中的梦意象无论是创作手法还是艺术成就都达到了梦意象发展史上的巅峰.本文试图运用美学的方法与视角,对<牡丹亭>中的梦意象在文本的主题、艺术
-
汤显祖“四梦”及批评的历史影响
-
作者:何玉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自万历八年(1580)汤显祖的第一部作品《紫箫记》起,到万历二十五年(1597)杰出的古典作品《牡丹亭》传奇问世,再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二十九年(1601),《南柯梦》、《邯郸梦》相继创作而
-
临川四梦戏曲接受史研究
-
作者:高嘉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临川四梦 接受美学 汤显祖 戏曲接受
-
描述:個人經歷、文藝觀、作品源頭,及其思想在《臨川四夢》的實踐。第二章探討《臨川四夢》在晚明的接受情形,分別從戲曲刊印、評論、演出三方面分析,說明晚明曲論者皆從崑腔立場對湯顯祖提出批判,儘管湯顯祖本人有所堅
-
幻实之间:梦的叙事与意蕴
-
作者:朱夏君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叙事 “临川四梦” 戏剧场面 思想意义 思想观念 汤显祖 梦境
-
描述:临川四梦实际上不是四梦,而是三梦,因为《紫钗记》不过是汤显祖形成自己风格之前的试笔之作,虽然它在情节的构造上出现了梦境,但它并不是全剧情节发生转折的关目。因此,无论是在戏剧场面的选择安排,还是在剧本
-
从“临川四梦”看汤显祖的社会理想
-
作者:朱蓓蕾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汤显祖 社会理想 社会学 才情
-
描述:道哉!明确提出有情之天下与有
-
“临川四梦”集结上演的文化意义
-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文化意义 《上海戏剧》 上海昆剧团 汤显祖 戏剧家 发展史 文章
-
描述:荣广润在《上海戏剧》(2009.3)发表同题文章,文章认为,上海昆剧团将中国最伟大的古典戏剧家汤显祖的全部“临川四梦”集中上演(2008年12月底演出),这在昆曲的发展史上是罕见的盛举,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