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非梦:论《牡丹亭》的梦境描写
作者:陈文兵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构思  构思  情感  情感  现实  现实 
描述:本文主要通过对汤显祖《牡丹亭》中梦境的分析,探讨汤显祖戏曲创作的成就。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是一种构思;看似写,其实抒情,和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又非梦,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
抒情的与叙事的——苏轼、汤显祖对“”的运用之比较
作者:胡玉萍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汤显祖  叙事的  抒情的 
描述:, 从而揭示在抒情作品和叙事作品中相同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文学审美意蕴
在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牡丹亭 四平 清澈的章江流水,从南岭逶迤而下,穿过江西南部大余县的山岭和田野,悠然地流向赣江。 章江流水一如往昔,南安(大余)东山大码头却没有了曾经的繁华与热闹,没有了源源不断的南北
作者:问石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弗洛伊德  二十年  历史人物  虚拟人物  南柯记  枕中记  心理学家  推动力  传奇  宰相 
描述: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某些历史人物的伟大事业的推动力都是从梦中得来。”唐代《南柯记》中的淳于棼和《枕中记》中的卢生,他们在梦中分别作了二十年的太守和十年的宰相。但这都是传奇中的虚拟人物,不是真实。“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
与文学
作者:华同  来源:两岸关系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牡丹亭》  “临川四  现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南柯记  红楼梦人物  《东京华录》  《邯郸 
描述: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句话通俗而深刻地说明了一个事实:,并非像梦卜者和圆梦者所说的是“天机”及“神的启示”,而是做梦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意识朦胧状态下的反映。自古以来,许多杰出的诗人、作
十年一
作者:毛文霞  来源:戏文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惊梦》  昆曲  地方戏曲艺术  中国  表演艺术 
描述:十年一
离魂
作者:梁谷音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研究院  台北市  牡丹亭  张继  台湾地区 
描述:集贤宾】刻在心间,绕在耳边,再也难以消去。
临川
作者:  蒋士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传奇剧  中国  清代 
描述:临川
汤显祖的
作者:暂无 来源:松江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一部《牡丹亭》,曾让多少人为之倾倒!《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林黛玉走过梨香院,听墙内歌声婉转:“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不觉心动神摇,如醉如痴,站立不住,流下泪来。江西娄江俞二娘,嗜读《牡丹亭》,蝇头小字注其侧,幽思苦韵感其词,结果惋愤而终。杭州女伶商小玲演《寻梦》,唱至“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
痴情
作者:吴若萍  来源:清明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  邮电大楼  女大学生  学校  母亲  大医院  女学生  右派分子  汤显祖  街道 
描述: 时间的流逝令往事印象逐渐淡漠乃至完全忘却,如同片片残霞随着黑夜到来消逝在苍茫天际一样。奇怪的是,我跟林晓玲的一段生死恋情不仅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冲淡.相反地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鲜明。如今当我回忆那逝去的一切,仍旧抑制不住地使我心情激烈波动。啊!真是生死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