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释“剥”的启示
作者:金震茅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启示  现场短新闻  《周礼》  《尚书》  新闻第一  新闻报道  新闻写作  《毛诗》  中国文化 
描述:老也.”这恐怕是他只从“剥字的字面解释和“以介眉寿”一句联系起来作出的“新义”.《新经毛诗义》完成后颁行于学官.可是几年后王安石却向神宗上书曰:“尚有‘七月’诗‘剥者,剥其皮而进之,养老故也’十
由王安石释“剥”所想起的
作者:徐关林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北宋大学问家王安石曾奉命重新注释《周礼》、《毛诗》、《尚书》,即所谓"三经新义"。他"设官置局",父子上阵,确实下了一番功夫,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毛诗》是由他的
《牡丹亭》爱情描写词语研究
作者:孙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爱情描写词语  分类  文化 
描述:《牡丹亭》爱情描写词语研究
《牡丹亭》称谓语的英译语料库辅助研究
作者:禹琳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称谓语  翻译  文化 
描述:本。本文作者借助平行语料库,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两个文本进行详细的对比与分析。该研究表明,由于英汉社会制度和文化的不同从而造成了称谓的不同。英汉称谓系统有共性也有差别,但在其翻译过程中,汪
《牡丹亭》中的民俗文化研究
作者:潘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民俗学  文化 
描述:、精神民俗等方面,对《牡丹亭》中的诸多纷繁的民俗事项进行分类和探讨,发掘其间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同时通过挖掘作品中的民俗事象,论述这些民俗事象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分析对作品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其文学价值。
《周礼》饮食制度述略
作者:蔡锋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饮食制度  饮食结构  文化 
描述:基础。但与后世的饮食水平相比,其饮食结构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级的发展阶段。
白云黄鹤与晴川鹦鹉
作者:陈莎  来源:地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历史  设计  文化 
描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楼以文名,如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勃的《滕王阁序》使岳阳楼、滕王阁闻名天下,崔灏的诗也成就了黄鹤楼。黄鹤楼现在是武汉最有名的景点,成了武汉的标志。
《孔子诗论》对周礼文化思想的发展与反省
作者:王莫楠  来源:华章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论  文化  礼仪 
描述:的精神,又对周代某些制度和礼仪形式发展到后期只剩下躯壳却无实质的礼仪制度做出了反思。
陈宗礼:红彤彤的果实红火火的
作者:王林强  来源:科技中国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果实  天然维生素  种植历史  出口国  生产国  需求量  红枣 
描述:部门分析,全国每年的红枣需求量在15亿公斤以上,缺口很大。
李觏文化观的平民情结
作者:朱人求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文化  文化          平民情结  平民情结 
描述:在中国文化史上 ,李觏是第一个自觉地以“文”指称“文化”的思想家。他的文化观是以礼论为核心 ,以平民价值为取向 ,以康国济民为目的的儒家淑世主义文化观。李觏以其对礼文化的系统建构和平民关切在中国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