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东京与两:王安石、黄庭坚学杜的两种视角
作者:廖美玉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宋人学杜  宋人学杜  东京  东京     
描述:东京与两的交响;再藉由"东京之子美"的王安石,把杜诗中忧国忧民、忧生念乱的种种心思,付诸实际的施政措施,辩证"相业"与"词宗"的离合
电公司学习实践活动转入第三阶段
作者:卢静思   来源:西南电力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电公司学习实践活动转入第三阶段
播洒爱的阳光——退休教授刘绍助学记
作者:赵鹏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校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的诗句在刘绍教授的身上得到了真切的体现。如今年过七旬的刘教授没有像同龄人那样安享晚年,而是始终不曾放弃工作,退休十多年来,从最初应聘到报社“打工”到在校内担任
谢丁济王英伉俪赠春梅画幅
作者:袁志学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画幅  王英  书画 
描述:六旬友谊化丹青,描绘春梅寄盛情。艳若桃花香永驻,根如铁骨蕊常新。宏英书画漂洋远,报苑吟哦着意深。遥傍长江欣作客,西山赤壁总相亲。
兆华版《牡丹亭》搬家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信报讯(记者王菲)昨天,古色古香的正乙祠戏楼举行了隆重的新闻发布会,由兆华导演的、已经在皇家粮仓连续演出了近300场的昆曲《牡丹亭》将于今年10月移师正乙祠戏楼。兆华希望此举能够复原徽班进京
战国时期牧副渔业发展述论
作者:李亚光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周礼  经济林木  饲养  农户  中原地区  祭祀  韩非子  春秋时期  种植 
描述:一、木业生产 (一)林木采伐 木业在战国时期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被认为是衡量国家贫富的重要标志之一.《管子·立政》说:山泽不救于火,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山泽救于火,草木植成,国之富
每一个昆曲演员的
作者:岳美缇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演员  《牡丹亭》  “临川  演出  表演者  观众  风骚 
描述:上昆版临川的演出,汇聚了南北老中青几代昆曲名家的演出阵容,表演者各领风骚,意蕴独特。不过,观众最为踊跃的还是《牡丹亭》。它的演出,不但吸引了观众,也吸引了我们演员,这是因为《牡丹亭》是每一个昆曲
重现临川第一
作者:戴平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  《紫钗记》  中国戏曲史 
描述:玉茗风流四百年。四百年后,上昆将临川排齐结集上演,传承非遗经典,续接城市文脉,十分难得。值得注意的是,整出《紫钗记》在近代从未被上演过,此举无疑是中国戏曲史上极有意义的一笔。
汤显祖“二”研究
作者:付红霞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二  艺术价值  思想价值 
描述:祖不写其他作品,一部《牡丹亭》就足以奠定他在中国戏曲史、文学史上的地位,其实不然。“二”并非《牡丹亭》的次篇,而是《牡丹亭》的继续和发展。从语言结构、思想内涵、现实意义、艺术成就等各方面来评价
汤显祖与荣格的「的解析」
作者:暂无 来源:PAR表演艺术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与荣格的「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