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诗话看王安石诗歌的文字技巧
作者:丁国智  来源:问学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话  王安石  王安石诗  修辞  文字技巧 
描述:创作的文学评论中,厘出诗话对王安石诗中的文字技巧,以及批评和看法,而诗话作者们,又是以何种角度审视王安石的诗歌写作技巧,从历代的诗话之整理中,本文试图从链字、对偶、用典等方向来管窥王安石的文字技巧
剧本剖析 剧作原理及技巧(续)
作者:黄维若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斯特林堡  弗洛伊德心理学  杜丽娘  梦境  莎士比亚  无意识  人物关系  戏剧人物  戏剧家  汤显祖 
描述:2.梦幻中的戏剧人物梦是人们处于睡眠状态下大脑皮层的活动。上古人们认为梦是未来要发生某种事情的预兆,或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之重现,或是神喻。此看法长期流行。今天我们对梦的认识,相当程度受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影响,因为他对梦进行了专门而深入的研究,认为
释赋:从诗体到诗歌技巧及赋体
作者:贾晋华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技巧  六诗  重新定义  孔颖达  诗体  诗经  修辞手段  六义  同义词  周礼 
描述:、比、兴则阙而不论。后来,孔颖达(574-648)进一步完成这一未完成的阐释,将六义分为三体(风、雅、颂)和三用(赋、比、兴)两层。这一经典阐释为大多数传统学者所沿袭~[2]。
对话刘韧
作者:祝雪霏 李健杰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品风格  游园  杜丽娘  寻梦  情感  爱情  构思  牡丹亭  电脑  收藏 
描述:忆》,属于比较怀念过去的生活的;像《游园》、《惊梦》、《寻梦》都是对古代美好爱情的向往。就像写日记一样。
我是怎样制作“两山排闼送青来”的
作者:江滔  来源: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制作  两山  景物  主峰  绝句  构思  花木  主题  王安石  古代诗人 
描述:这个主题,就必须使静止的景物人格化,令人在盈尺盆盎之中所见到的
王安石的谜诗
作者:田长山  来源:农业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政治家  文学家  宋代  构思  时长  时方  灯谜  唐宋  满座 
描述:宋代的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文学家,还是灯谜高手。留有不少构思精巧的谜作。那则脍炙人口的“日”谜:“西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相传便出自他的名下。
“起死回生”诗趣说
作者:陈养彪  来源:教师博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题画诗  王安石  欧阳修  构思  贾岛  徐渭  明代  俗语  语言  诗趣 
描述:明代徐渭的一首题画诗(画名《柳亭送别图》),构思命意既巧又绝: 东边一棵树,西边一棵树。 南边一棵树,北边一棵树。 纵然碧丝千万条,哪得绾得
欲“抑”先“扬” 凸显哀伤
作者:龚凤玲  来源:文理导航(上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结局  构思  学生  神童  写法  喜剧  写作特色  文题  教学 
描述:教学《伤仲永》这一课时,就本文"先扬后抑"的写法,我与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颇有收获。师:同学们,写作上"先抑后扬"的结局通常是喜剧,而"先扬后抑"的结局往往是悲剧。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般
正觉寺步行商业区设计构思与彩色空间论
作者:沙春元  来源:新建筑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营构空间  营构空间  彩色空间  彩色空间  步行商业区  步行商业区 
描述:从讨论培根提出的“营构空间”概念出发,指出空间不仅需用建筑构件加以界定,而且需要注入一种精神,使之成为“彩色空间”。结合正觉寺步行商业区设计构思,对彩色空间理论所涉及的内容作了进一步探讨。
鬼魂艺术形态与中国古典戏曲的审美构思
作者:许祥麟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曲  鬼魂形象  艺术形态  戏曲家  《钵中莲》  志怪小说  搬上舞台  “隐”  审美  《牡丹亭》 
描述:鬼魂艺术形态与中国古典戏曲的审美构思许祥麟鬼魂是人类所创造的超自然的幻体。它本不存在,是人们的精神活动使之获得了“生命”,由古至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种种影响。与现实生活中鬼魂观念的影响相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