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丽娘艺术形象的独特性
作者:刘靖安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丽娘  艺术形象  封建礼教  牡丹亭  汤显祖  爱情理想  追求自由  进步思想  明代  传奇 
描述:盛演不衰,同丽娘这个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是密切不可分割的。
七古异同论
作者:葛景春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白  乐府歌行  杜甫  《蜀道难》  七古  《梦游天姥吟留别》  《将进酒》    胡应麟  《唐诗别裁集》 
描述:七古异同论葛景春李白和杜甫的七言古诗(包括七言、杂言乐府歌行)是唐诗七古创作的最高成就,即使是后人也无出其右者。明人胡应麟曾对唐代的七言歌行有一个总评:“唐七言歌行,垂拱四子,词极藻艳,然未脱梁
情女丽娘
作者:张红梅 张卫东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丽娘  牡丹亭  爱情神话  汤显祖  柳梦梅  浪漫主义  梅花  爱情模式  女子  寻梦 
描述:“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论《牡丹亭》中的丽娘
作者:赵霞  来源: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丽娘  汤显祖  戏剧  封建礼教  封建伦理道德  叛逆者形象 
描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一部杰出的作品。它通过女主人公丽娘为情而死,又因情而生的浪漫主义情节,反抗束缚人的个性、扼杀人的正常感情和欲望的程朱理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性和残酷性。它表现
诗详注》订误
作者:张静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华书局本  注释  下注  错误  黄鹤  同上  书名号  排版  仇注 
描述:近读《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发现此书在编次、注释、排版等方面有一些错误,略有笺记,兹举例如下,以供校点者在再版时参考。一仇注原有之误(一)编次之误1.《诗详注》卷六《至日遣兴奉
吴曾的诗研究
作者:黄威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  《能改斋漫录》   
描述:吴曾的《能改斋漫录》是南宋笔记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吴曾对此书中所论诗涉及的史实与用典出处做了大量考证,对诗的文字作了勘定。他的意见多为后世注者所采用,对理解、鉴赏、研究和学习诗有着很高的价值。
诗对王安石诗歌创作的影响
作者:左汉林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王安石  荆公体   
描述:高的晚年绝句也与诗无涉。总体上,王安石诗与诗有较大差异,艺术上也相差很远。
王安石扬抑李论
作者:王书华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李白  杜甫  评价 
描述:优劣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自唐代元稹首倡扬抑李以来,到宋代更是成为热门话题。作为北宋重要的文学家,王安石具有鲜明的扬抑李的倾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较之于李白而言,王安石
《牡丹亭》人物丽娘的女性研究
作者:蓝玉琴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丽娘  女性意识自觉  父权结构  女性主体 
描述:行動與自主選擇婚姻來說明其所表現之女性主體。本論文近八萬字,共分五章;第二章探討麗娘所置身的生活情境。以女性主義的觀點描述劇中女性角色的身份地位、所接受的教育與應當遵循的生活規範,並由男性角色的言
孙菲菲出演《牡丹亭》丽娘
作者:暂无 来源:石狮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日前,电视剧版《牡丹亭》对外甄选女一号“丽娘”,来自港台及内地的多位女星参与竞选,内地女星孙菲菲最终成为《牡丹亭》女主角,据制片方透露,古典气质是孙菲菲此次的制胜法宝。 新浪娱乐从《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