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002)
期刊文章(1672)
图书(54)
学位论文(49)
会议论文(4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537)
地方文献 (162)
非遗保护 (61)
宗教集要 (17)
红色文化 (13)
地方风物 (12)
才乡教育 (12)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430)
2013(260)
2012(557)
2009(213)
2008(187)
2005(65)
2004(58)
2000(38)
1989(24)
1984(26)
按来源分组
文艺报(6)
人民文学(3)
文学界·专辑版(2)
大家(2)
西湖(2)
边疆文学(1)
课堂内外(初中版)(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文学界(专辑版)(1)
钟山(1)
《文献通考》
作者:吴怀祺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端临  文献通考  史学思想  王安石变法  董仲舒  封建  公天下  历史问题  直接影响  重大影响 
描述:要。马廷鸾的主要史学著作是《读史旬编》,这部著作和另外的一些作品都散佚了。清朝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碧梧玩芳集》二十四卷,内中有诗文二十三卷,《读史旬编》一卷。依据一卷《读史旬编》和一些有关的诗文,研究马廷鸾的思想是很困难的。而《文献通考》中近三十条的“先公曰”文字,反映出马廷鸾对重要历史问题的看法,是直接影响马端临的材料。
汤显祖曲论
作者:马美信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曲论  戏曲理论  汤沈之争  戏曲创作  戏曲思想  牡丹亭  唱曲  独特风格  灵感 
描述: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汤显祖首先肯定了吴中曲论,即沈璟的《唱曲当知》,可是接着又对曲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显得前后矛盾,而且语气转折太突兀。汤显祖对沈璟的曲论究竟是赞同还是反对,实在令人费解。叶长海同志在《沈璟曲
《啼笑因缘》
作者:袁连英 甘久生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啼笑因缘》    长篇小说  张恨水  电视剧  电视台  观众  作家  作品  沈凤喜 
描述:著名作家张恨水的长篇小说《啼笑因缘》拍成电视剧后,各地电视台争相播映,反响很大。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与作者、作品有关的问题。下面的几则趣谈,也许能回答观众的问题。
龚贤
作者:黄涌泉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贤    孔尚任  万历  周亮工  半亩园  金陵  读画  钓台  十七年 
描述:(1619)生,卒年71岁;(五)约生于天启元年(1621)或天启二年(1622),卒年近70岁.五种说法中,现在出版的有关著述集中到第三说和第四说,互见采用.究竟孰是孰非呢?先看一下两说的论证:何乐之先生认为,龚贤《半亩园诗》中有“希
古诗修辞
作者:冯渊  来源:新高考(高一语数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容词  李商隐  数量词  古典诗歌  古诗  诗眼  通感  虚词  王安石  运用 
描述:古诗是怎样炼字的古典诗歌的炼字分为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1.炼数量词李商隐的《锦瑟》,开篇就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五十弦"、"一弦"、"一柱"这些数量词并不富于诗意,但在高明的诗人笔下,却获得了
《书画记》
作者:陆昱华  来源:美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库全书  故宫本  明末清初  乾隆  周亮工  十七年  文津阁  十三年  著录  明清之际 
描述:一、吴其贞及其《书画记》的研究情况吴其贞,字公一,号寄谷,是明末清初徽州(今歙县)著名的古董商人。经营书画四十多年,凡所经眼,择元代以前作品随手著录,成《书画记》六卷,又详细记述观画经历,因此对古代书画研究,或明清之际书画鉴藏家以及书画交易状况等研究,都具有
乐钧小说《耳食录》发微
作者:邹自振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耳食  小说  宝黛爱情  《聊斋志异》  临川  乾隆盛世  《红楼梦》  将军  书生  石印 
描述:,风雅好士,他被召致幕中,经常和刘嗣绾(芙
维吾尔族女作家哈丽黛小说简评
作者:刘道生  来源:民族文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维吾尔族  女作家  小说  妇女  女主人公  作品  民族特色  婚恋生活  王安石  性格 
描述:作为女作家,哈丽黛在作品中所关注的是妇女的命运,她的绝大部分小说都是写妇女的,写妇女在人生中的甜酸苦辣,她们的欢乐
钱钟书小说里的几个故典
作者:王培军  来源:书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钟书  小说  汪辟疆    散原  围城  王安石  李商隐  元遗山  无资格 
描述:平日偶有所见,
《牡丹亭》梦境描写
作者:阙真  来源:学海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梦境描写  梦境描写  心理展示  心理展示  生命意义  生命意义 
描述:家对生命意义的关怀。一方面把走进梦境视为步入新生命 ,一方面把梦中自然情欲的描写作为一种自我本质力量外化的人生要求和冲动来表现 ,这与作者所处的时代与其主张“至情”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