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鹤”“凤凰”的意象与李白诗思的整体性:《黄鹤楼》和《登
-
作者:刘思思 来源: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登金陵凤凰台》 比较解读 意象 诗思 体性 李白 文化意蕴
-
描述:说是三国时费袜驾鹤登仙之处,因此“黄鹤”的意象便与仙人有了联系。崔颢《黄鹤楼》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谈宋词中的燕子意象
-
作者:杨晓霞 来源: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燕子 宋词 意象 归来 相思 作者 落花 晏殊 写出 心情
-
描述:在农家屋檐下营巢繁殖,在冬季的第一次寒潮到来前南迁越冬,来年春天又飞回。就是这样一只小小的生灵,在它飞去飞回的生命忙碌中,却承载了词人们吟不尽的爱恨情愁。 一、借燕子抒发时光易逝,人生易老之叹 如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词中的燕子秋去春来,依恋旧巢,不忘故主,让词人产生似曾相识之感,但眼前的夕阳西下、落花纷纷,又令词人心伤无奈。景物依旧,燕子相识,但时光已逝、人已老去,这又该是多么的怅惘!该词清丽自然、委婉含蓄,写出了作者新词对酒的优雅闲适生活和对暮春残景的叹惋惆怅,表现作者寂寞空虚的“闲愁”,同时也典型地反映了晏词意境清新,情致闲雅的“富贵气象”。 二、借燕子抒发相思离恨之苦 如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晏、欧词中的“酒”意象析论
-
作者:李芳蓓 来源:东方人文学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珠玉词 六一词 酒 意象 Yan Shu Ci Ou Yang Xiu Ci Liquor imagery
-
描述:晏、欧词中的“酒”意象析论
-
一“花”看世界,一“梦”说古今:浅谈《牡丹亭》肯綮意象“牡
-
作者:冯春莉 陈洋 来源:才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意象 意象 牡丹 牡丹 梦 梦 情节发展 情节发展 传统写意法 传统写意法
-
描述:《牡丹亭》作为中国古代名剧的代表,从古至今都不乏对它的评论。而笔者则选择从《牡丹亭》的意象出发,从中国传统戏剧写意法的角度,以牡丹和梦为例,试图探讨汤显祖创作的构思之巧,意蕴之深,这一虚一实的意象
-
萋萋芳草总多情——唐宋诗词中的芳草意象及其忧患色彩
-
作者:王艳平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诗词 意象 唐宋诗人 王安石 石头城 孟浩然 王孙 韦应物 刘克庄 招隐士
-
描述:着各类情感的意象,还有鹧鸪子规、燕雀鸿鹄、海堂芍药、鲈鱼莼菜、篁竹
-
形象·兴象·意象-古代诗论中几组形象范畴考辨之一
-
作者:陈一琴 来源: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兴象 意象 古代诗论 诗歌形象 胡应麟 考辨 文心雕龙 方东树 诗说 诗歌创作
-
描述:的内容和界限;“意境”只是其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决不能混同而论。本文仅就诗说史上一组最基本的范畴——“形”、兴象”、“意象”,作个初步的考察和辨析,企望能勾出它们产生、发展的轮廓,并找出一点规律性
-
只留清气满乾坤——中国古典诗词中“梅”的意象解读
-
作者:王雅娟 狄丽英 来源:山东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 王安石 林道 独立人格 中国文化 精神品格 气质 象征
-
描述:中国传统文化素喜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如称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松竹梅为"岁寒三友"等。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更是有许多优秀的咏物之作深刻传神地展示着人的精神品格,陶渊明笔下之菊,周敦颐笔下之荷,王维笔下之竹……无不体现出诗人的人格理想与审美趣味。在众多的景象中,"梅"可以说是诗人们心中
-
谢朓的景物描写
-
作者:森野繁夫 李国栋 来源:文学前沿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景物描写 谢灵运 谢眺 自然景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 沧浪诗话 胡应麟 八公山 自然景色 风光
-
描述:谢跳(464~499)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其诗在景物描写等方面开唐诗之先河。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谢眺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明人胡应麟也在《诗薮·外篇二》中说:世目玄晖为唐调
-
珠玉晏殊
-
作者:邹伟宏 来源: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用典 景物 言愁
-
描述:欲抑先扬,构思独特,令品读者以为是一首书写词人内心愉悦之情的词作。接着品读下去,情绪就不由自主地随着词人的笔端蒙上了些许淡淡的哀愁。虽然摆在眼前的还是那些与去年一样的时节,一样的天气,一样的亭台,不足为哀,但是与词人年事已老联系起来;词人那心中的哀愁就不难理解了。紧接着一句“夕阳西下几时回”点破了其中蕴涵的深意,时光易逝难回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依然是对眼前环境事物的描绘,春天要随落花去了那是毫无办法,好在还有“似曾相识”的燕子又飞回来了,姑且可以聊以自慰,然而词人已随着岁月流年带走的东西无奈是追不回来了。“似曾相识燕归来”看似聊以自慰,实则内心愁苦更加强烈。“小园香径独徘徊”,词人面对落花归燕,触目伤怀,抑郁难解,孤独寂寞之中,只有徘徊香径,在记忆中寻回逝去的年华而已。
-
闻一多的意象理论与意象创造
-
作者:林植汉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征性意象 诗歌意象 中国诗歌 审美价值 意象创造 诗歌艺术 诗论 胡应麟 营构 诗歌创作
-
描述:象,一首诗能够没有意象,或一段没有意象的文字能够称之为诗呢!我们考察诗歌成品及其生产过程就会发现,意象是诗歌创作构思的核心。它贯串于诗的形象思维之始终,是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