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4)
学位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6)
宗教集要 (14)
地方文献 (9)
按年份分组
2013(3)
2012(5)
2011(5)
2009(5)
2008(3)
2007(4)
2003(3)
1999(7)
1996(9)
1995(4)
按来源分组
其它(5)
戏剧艺术(3)
四川戏剧(2)
东南学术(1)
文史天地(1)
艺文论丛(1)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
高中生学习(高三版)(1)
清史研究(1)
中国哲学史(1)
明清妇女的戏曲因缘
作者:李小慧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妇女  《牡丹亭》  戏曲舞台  小蓬莱仙馆传奇  明末清初  女性角色  戏曲创作  《女状元》  女子  剧本 
描述:明清妇女的戏曲因缘
从梆簧的兴衰看商品经济条件下戏曲的生存和发展
作者:刘文峰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陕商人  经济条件下  戏曲演员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徽商  戏曲声腔  民间艺术  堂会  明末清初  《牡丹亭》 
描述:从梆簧的兴衰看商品经济条件下戏曲的生存和发展刘文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建立,使我国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领域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作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艺术集大成的戏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需要而继续发展,成为戏曲工作者及广大观众关注的问题。本...
16世纪末至1949年澳门的华文旧体文学概述(上)
作者:郑炜明  来源: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澳门文学  旧体文学  澳门诗  16世纪  屈大均  明末清初  汤显祖  文学史  1949年  康熙年间 
描述:16世纪末至1949年澳门的华文旧体文学概述(上)[澳门]郑炜明第一节明末清初的澳门文学澳门文学,其实必须从明代中叶葡萄牙来澳之后讲起。据我们现在搜集到的资料来看,明季澳门,已不乏名家作品
《西湖二集》与《牡丹亭》
作者:中文系89级学生 陈皆平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继承关系  明末清初  明清之际  四十年  明代社会  汤显祖  西湖  司命  封建时代 
描述:《西湖二集》是明末的拟话本小说,在其中不少地方出现《牡丹亭》的曲文、宾白和人物。这一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西湖二集》的作者周揖与汤显祖在思想上颇有相通之处。这一现象说明《牡丹亭》进步的反封建思想和高超的艺术成就在明末文坛有着巨大的影响。从这一事例亦可见出中国进步的文学传统自有它的发展继承关系。
孟称舜轶文一则
作者:胡绪伟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称舜  明末清初  研究者  生平事迹  周亮工  戏曲家  人言  子曰  注释  散佚 
描述:云:“韩子曰:‘道高而谤至。’今子谤言日闻,意子道高所至欤!”呜呼!足下之言,其谀我耶?抑讥我耶?不佞无退之之才,而同其阨,命坐磨蝎,动与谤俱。退之云:“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斯言若不以得谤为恨,而以得谤为喜。夫人之谤我者,将以毁我之名也;谤至而名随,则其谤我也,不滋以益我乎?顾舜但有其谤耳,
顺序式排列法为周亮工首创
作者:潘荣生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排列法  周亮工  明末清初  顺序  首创  条目  编纂  词典  词头  学者 
描述:,以“白”为词头,
制半夏与熟附子配伍应用的研讨
作者:刘灿坤  来源: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配伍应用  附子  姜半夏  医学衷中参西录  黄宫绣  张锡纯  明末清初  本经逢源  药学  相反 
描述: 半夏与附子是否相反,历来说法不一。据本人所查手头资料表明,明朝以前的医药著作,均未把附子正式列入反半夏之内(或半夏反附子)。自明末清初开始,其药学著作出现了附子反半夏的内容。如清·张璐《本经逢源
中国古典美学的两次反和谐思潮
作者:黄理彪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美学  古典和谐美  汤显祖  汉魏时期  审美理想  明末清初  美学思想  儒家思想  明清之际  石窟艺术 
描述:,第二次是明末清初时期,第三次是在20世纪初年。这三次反和...
周亮工及其赖古堂印谱
作者:谢凌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篆刻家  印谱  按察使  包世臣  李自成起义  明清之际  漕运总督  十二卷  明末清初 
描述:周亮工(1612-1672年)生于明万历四十年,卒于清康熙十一年。明末清初篆刻鉴赏家,字无亮,号栎园,又号陶庵、减斋、缄斋、栎下先生等。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后移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少时好学
中国鸦片源流考
作者:吴志斌 王宏斌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鸦片烟  烟草  阿芙蓉  汤显祖  传入中国  阿拉伯  荷兰人  对外关系史  明末清初  罂粟壳 
描述:中国鸦片源流考吴志斌,王宏斌鸦片传入中国之后,作为珍贵的药材,曾在中国医药学上得到积极的应用;但作为麻醉性的奢侈品,它给中国却造成过巨大的社会灾难,使中华民族蒙受了100多年的羞辱。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吞服鸦片或鸦片质的药丸主要是为了健身治病,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