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656)
期刊文章(746)
图书(34)
学位论文(16)
会议论文(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15)
地方文献 (18)
地方风物 (11)
非遗保护 (7)
宗教集要 (7)
红色文化 (3)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4(235)
2013(92)
2011(168)
2009(274)
2007(64)
2005(36)
1999(16)
1989(15)
1988(23)
1981(6)
按来源分组
惠州日报(23)
京郊日报(19)
居正月报(17)
解放军报(9)
东江时报(6)
京九晚报(2)
武汉出版社(1)
广东审计(1)
文艺生活(1)
中国科学教育(1)
《周礼》“六诗”与周代的教传统
作者:杨朝明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六诗  周代  孔子删诗  诗三百  儒家  传统    诗经研究 
描述:礼》"六诗"与《诗
钧其人及其《耳食录》研究
作者:欧阳伟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耳食录  文言小说 
描述:文言小说的分类,包括传奇和志怪:作品的故事来源,包括耳闻和朋友相赠、对前人的继承和作者自己的创作;内容分析,包括批判类、劝惩类和爱情类;艺术特色,包括人物形象的塑造——人幻化为物和语言特色。通过对《耳食录》的研究,从而发现其自身的艺术特色。虽然从整体上来说《耳食录》不能跟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聊斋志异》相媲美,但《耳食录》艺术上的特色决定其在文言小说领域应该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宜黄举行全国首届史学术研讨会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地理学家、文学家和方志学家史学术研讨会。 史(930-1007),宜黄人,隋唐开科举后抚州的第一位进
《周礼》“德”教义通释
作者:张国安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今    六德     
描述:西周德教是在行礼乐的过程中实施的,属教,而非义理之教。"德"之教,从礼仪之象而言,可别为"六德"义,就终极言之,其设教以教"和"为旨归。"德"之教的本质是身教重于言教。
连城县新泉镇农业普查员李保在该镇松岗自然村杨德生家进行
作者:郑秋生 陈良锦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月12日上午,连城县新泉镇农业普查员李保在该镇松岗自然村杨德生家进行普查登记。李保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入户登记 工作启动后,他包干该镇联村第2小区共130户农户,无论白天还是晚上
昌航学子闪亮南开 创历史最佳成绩我校、彭新元同学荣获第
作者:暂无 来源:南昌航空大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团委讯 11月15日,第十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南开大学拉开帷幕。来自中国内地288所高校、港澳台18所高校和国外6所高校的3000多名师生代表参加了开幕式。我校副校长夏立先作为竞赛委员会单位领导应邀在主席台就座参加了开幕式。校团委副书记周贤群带队
乐安流坑“乡射遗”重放异彩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乐安讯 游国珍、龙水报道:11月5日上午,乐安县古村流坑演奏班的民间艺人正在流坑文馆内,为来自上海、福建泉州等地的游人演奏“乡射遗”中《朝天子》选段,古朴、典雅的音乐不时赢得游客们的阵阵掌声
全国首届史学术研讨会在宜黄召开
作者:谢婧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今年是史逝世1000周年。12月15日至16日,全国首届史学术研讨会在宜黄县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十多所高校及省内、本市有关科研院所的40余名专家、学者,就史学术文化的起源
当十七大义务宣传员 吴炳才走进央视《新闻联播》头条 东楚
作者:暂无 来源:东楚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网黄石新闻网 东楚晚报(记者 刘修强 左军 实习生 石钢)昨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发了大冶85岁的吴炳才老人收集十七大的相关资料,制成13个展板,到街头学校宣传展览的报道,市民看到新闻后敬佩不已。 从党的十七大召开到闭幕,中国十大法制新闻人物、被人们称为“不老精神货郎”的老党员——大冶市
大师与历律——《周礼》乐官与先秦文化源流考述
作者:张国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师  乐律  历律  文化 
描述:乐官与史官同源,中国古代的律学是历律学而不是单纯的乐律学。后世文献所载"以律正历"、"以律协历"之传说,乃中华农耕文明发源期之农业生产经验和"科学技术实践"的历史投影,具有原始巫术和"天学宗教"意义,其文化影响,深刻而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