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建及其《学蔀通辨》
-
作者:毛庆耆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嘉靖 孔庙 进士 缘起 著作 晚年 源流 陆九渊 道统
-
描述:陈建及其《学蔀通辨》
-
CO_2通入石灰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吗?
-
作者:陈冠敏 来源:教学通讯(理科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CO_2通入石灰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吗?
-
《周礼》“乐德”教义通释
-
作者:张国安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今 乐德 六德 乐教 和
-
描述:西周德教是在行礼乐的过程中实施的,属乐教,而非义理之教。"乐德"之教,从礼仪之象而言,可别为"六德"义,就终极言之,其设教以教"和"为旨归。"乐德"之教的本质是身教重于言教。
-
通识教育应是全人教育
-
作者:暂无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通识教育,既是一种大学的理念或者“大学观”,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的目的乃是全人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它与专业教育并行不悖。通识教育理应成为贯穿现代人一生的教育。
-
《初中文言文全解一点通》存疑一则
-
作者:张彦东 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言文 初中 存疑 《隆中对》 地理位置 “吴会” 自然段 九年级
-
描述: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全解一点通>(2005年8月第1版)中对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隆中对>第4自然段:……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
-
“文”“文”之辨
-
作者:汪秋明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 褒禅山 花山 山名 梦溪笔谈 辨认出 王安石 安徽省 碑文 古诗文
-
描述:“文”“文”之辨安徽省宁国中学汪秋明(游褒掸山记)(高语一册)有这样一句话:“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也犹可识曰‘花山’。”(教参)翻译说:“有块石碑倒在路旁,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了,只是从碑
-
王安石文
-
作者:褚东郊选注 来源:商务印书馆 年份:1947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王安石文
-
浅谈“为文”
-
作者:张朝霞 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之美 道德修养 社会作用 柳宗元 王安石 真感情 刘熙载 表现力 艺术特征 现实主义精神
-
描述:浅谈“为文”
-
连文析义
-
作者:方步瀛 甘祺庭 方秀南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尔雅 左传 析义 周礼 析言 殷商 连文 盘庚迁殷 公元年
-
描述:本文从训诂学的角度对“华夏”、“殷商”等词作了训释,这对于研究汉语词汇的发展以及古代汉语的教学有一定参考价值。
-
人与造物的感通:读赏苏轼《游金山寺》
-
作者:张晶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金山 审美感受 江南江北 纪游诗 思乡曲 长江源 深黑 鱼尾 绝顶
-
描述: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这是一首纪游诗,又不仅是一首纪游诗;这是一首思乡曲,又不仅是一首思乡曲。读着这篇名作,可以产生更多的审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