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创新与阅读
作者:蔡宏伟  来源:语文新圃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阅读  经典著作  司马迁  欧阳修  王安石  王维  附议  时尚  读物  创新思维 
描述:若有人叫停时尚读物的阅读,我肯定会附议;若有人倡导对经典著作要少读或不读,那我绝不苟同。
中学课本文言文注释商榷
作者:许嘉璐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各科教学)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本  文言文注释  同命  高中  《鸿门宴》  中学  项羽  汉书  《周礼  古书注释 
描述:讲授的基础,直接影
“争辩式文言文教学”实验报告
作者:丁光辉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游褒禅山记》  《雨中登泰山》  词类活用  实验报告  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  王安石  江西鹰潭  练习巩固 
描述:“争辩式文言文教学”实验报告江西鹰潭四中丁光辉一、实验课题的确立语文不好学,更不好教。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增强语文课的效果?我苦苦地摸索……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次班会中,学生争辩
《牡丹亭》的明清女性读者群研究
作者:田甜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明清女读者  阅读  影响 
描述:对她们产生的影响,其中特别探究了杜丽娘的“写真”行为对女读者的启迪;以及她们在阅读和接受《牡丹亭》过程中对自身才能的自觉,从自发阅读走向自觉表达的生命状态的变化,试图由此揭示出《牡丹亭》女读者所代表
名师应是一个“十足的读书人”
作者:姚伟胜  来源:新课程(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师  阅读  读书人 
描述:魏书生、李镇西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师,是因为他们孜孜不倦、爱不释手的阅读。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教师阅读的书应该包罗万象,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和教参,否则也成不了一位
各师应是一个“十足的读书人”
作者:姚伟胜  来源:新课程(教师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师  阅读  读书人 
描述:魏书生、李镇西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师,是因为他们孜孜不倦、爱不释手的阅读.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教师阅读的书应该包罗万泉,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和教参,否则也成不了一位
王安石招书童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生天地(低幼年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招书童》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 
描述:北宋时期,宰相王安石打算招一个贴身的书童,可连着见了几个都不中意。这一天,家人又找来一个书童,王安石问了书童几个问题,小家伙答得不错。家人见了忙问王安石的意见,王安石就在纸上写了几行字,交给了家人
《牡丹亭》惊梦·皂罗袍
作者:汤显祖  来源:大阅读:中学生综合文摘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中学  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  文言文  文言文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也忒看得这韶光贱!
王安石戏作谜语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生课程辅导(阅读与作文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  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文言文  《王安石戏作谜语》 
描述:王荆公(即王安石)戏作谜语:“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吕吉甫解云:“东海有鱼,无头亦无尾,更除(去掉)脊梁骨,便是这个谜。”
文言文专题十唐宋八大家(下)
作者:冯渊 邱兼顾  来源:新语文学习(高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欧阳修  曾巩  主要特色  战国策  议论文  答司马谏议书  文章  现代汉语 
描述:王安石【与创作相关的生平】王安石与曾巩两家是一州乡邻,还有姻亲关系。庆历四年,曾巩向欧阳修举荐王安石,欧阳修看了王安石的作品后,提醒他须少开廓其文,勿用造语及模拟前人……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