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绍棠“运河文学”的文化性格
-
作者:崔志远 来源:太行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 文学研究 中国
-
描述:刘绍棠“运河文学”的文化性格
-
刘绍棠乡土文学的艺术魅力
-
作者:段宝林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小说 中国 乡土文学
-
描述:刘绍棠乡土文学的艺术魅力
-
应是“堂吉诃德”
-
作者:暂无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 西班牙 小说
-
描述:问: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小说名字叫“堂吉诃德”还是“堂·吉诃德”?或者是两种写法都可以?[第一段]
-
不信东风唤不回:拨乱反正中一次破冰之旅
-
作者:吴炳南 来源:安徽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 文学作品 《不信东风唤不回》 吴炳南
-
描述:时届耄耋,回眸60年文艺生涯,平淡无奇,乏善可陈,稍为有点意思的一件事,却是与新闻勿搭界的特约记者的破冰之旅,可谓是歪打正着。1979年2月4日,农历已未年正月初八,时值立春,是个星期日。这一天,距1978年5月安徽省文联
-
怪味NBA
-
作者:张铭 来源:当代体育(篮球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怪味NBA》 张铭 篮球 小说
-
描述:怪味NBA
-
“船背”不应是“船顶
-
作者:施孟文 来源:教苑荟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注释 教材 船 小说
-
描述:其中,啧啧称奇,无论是前者给我们听觉上的冲击还是后者给我们视觉上的震撼都让人叹为妙绝、久久回味! 但笔者在教授《核舟记》一课时,却意外发现,无论教材还是其他的教辅资料都不约而同地把“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中的“船背”解释为“船顶”——笔者私认为这有悖常理、有违常情,势必扭曲作者原意,误导后人对这件精美微雕艺术品如实地、全面地了解。故不揣冒昧,抛砖引玉,将个人看法诉诸笔端,以期与教育界同仁一起探讨、共同商榷。 首先,本文借核舟的精巧布局来赞美人物的高超手艺,“奇巧”与“灵怪”前后呼应,统摄全篇。微雕艺人王叔远凭借在胸成竹、神工鬼斧,使自己手下的作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用文中的原话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也就是说是什么刻什么、刻什么像什么。整体如此,局部也应如此。“题名其上”的“船背”如果是船顶,也即船篷的顶部,这个地方该怎么刻呢?我们知道,古代船篷顶部一般是钝角式或圆弧状的,这还不打紧,关键文中是“箬篷”,船顶上盖着箬草呢!我们想想南阳著名的茅草屋、想想北方常见的麦秸垛,这箬草覆盖的船顶怎么谈得上“夷”、如何题得了“名”、又怎样印得下“章”——此谓不合理。
-
语林偶拾-中学文言文中的语言问题
-
作者:林乐腾 来源: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文言文 主语省略 现代汉语 王安石 诸葛亮 孔子 刘备 养父母 第三人称代词 主题思想
-
描述:多、太露骨,那就不仅是孔子没有语言的艺术性而已。“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然言止意不止,尤为极至。”就是这个意思。这样的文字,中学文言文中也有。周敦颐《爱莲说》寓哲理于比喻。牡丹喻寓贵者,菊花喻
-
一枝,花数朵: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
-
作者:李强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言文 多义 引申义 本义 词类活用 蔺相如 君子 王安石 枝丫 父母
-
描述:"一词多义"指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似一枝枝丫上的数朵花,每一朵花都来自于"枝丫",都与"枝丫"紧密联系。所以,我们在对一个"词义
-
试论理学对《牡丹亭》中爱情观的影响
-
作者:贾力萌 鞠小勇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礼教 爱情礼教 才子佳人 才子佳人 小说 小说
-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戏剧史上的标杆,它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情怀。形成这种特色,与之所处的时代背景、时代风气有重要联系。《牡丹亭》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特别是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产生重要影响
-
宋熙宁年问社会变革的壮阔画卷:万斌生长篇历史小说《王安石》
-
作者:邓全恩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 社会变革 历史 生长 艺术作品
-
描述:万斌生同志苦辛十载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王安石》终于问世了,这是临川籍作家以小说形式深刻反映北宋熙宁时期那场波澜壮阔的变革运动,全面刻划“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1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