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浩 师德四维 课比天大
-
作者:钟艺 来源:时代人物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师德 时代人物 大学生 高等教育 四维 高考制度 大学老师 人才培养 中国大学 服务社会
-
描述:的研究,以唐代文学为核心,并逐渐过渡到对唐代文史和园林艺术,进而对整个中国文学进行点面结合的思考。
-
有效的阅读教学应是怎样的?--评《开国大典》同课异构的两节课
-
作者:潘姚东 来源:福建教育(学前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开国大典》 同课异构 2009年 校本教研 农村小学 漳州市 研讨课
-
描述:有效的阅读教学应该是怎样的?这是我们一直在探寻的问题。漳州市普教室在2009年11月26日举行的“漳州市农村小学片区校本教研研讨会”上展示了两节质量较高的研讨课,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值得
-
在课堂上播下发现和创新的种子
-
作者:王敏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发现 教师 王安石 课堂 大学生 语文课 两山 鼓励 保护
-
描述:语文课需要发现,需要创新,这就如同王安石的两句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所营造的境界。"绿"是学生自身的发现和创新意识,"一水"是教师
-
"作文课"应是学生的"综合实践课"
-
作者:王连蓬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课 作文课 感悟生活 感悟生活 创新实践 创新实践
-
描述:作文课程不应局限于课堂,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使作文课真正成为学生不断创新的综合实践课,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
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应是课改下教学的根本
-
作者:王朝春 来源:科教新时代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教育 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
-
描述: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本文试图谈谈语文教学如何实施情感教育。
-
疼痛的芦苇:读李浩的《课比天大》
-
作者:杜爱民 来源:美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代“乌托邦”与没有围墙的大学之间,与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现实情况所突显的问题性和问题意识都大异其趣。
-
疼痛的芦苇:卖李浩的《课比天大》
-
作者:杜爱民 来源:美文(上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共同体 芦苇 疼痛 大学使命 “乌托邦” 大学精神 中国语境 学校自治
-
描述:,目前,用下定义的方法无法得到谁都承认的结果,但这并不妨碍围绕着大学所形成的对话交流共同体的生成。也许正因如此,李浩先生才会有对于《课比天大》的言说。
-
灵活多样应是高师声乐课的教学模式
-
作者:成文萱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双向选择 小组课 集体课 个别课 艺术实践课
-
描述: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几种教学方式方法的结合,对提高教学中所存在的科学性与技能技巧的结合有着巨大的作用。对所培养的学生来说,使他们既能在理论知识上得到学习,同时又加强了艺术实践经验的培养,使之真正成为具有高素质的合格的音乐教育人才。
-
英语课理应是学生实践课
-
作者:杨丽江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英语课 学生 实践课
-
描述:知识,进行信息加工,构建和生成知识,促进其理性认识的概括与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
“作文课”应是学生的“综合实践课”
-
作者:河北 王连蓬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作文课”应是学生的“综合实践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