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高校古代戏曲课程教学的思考
-
作者:张莉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表演 历史悠久 高校 汤显祖 戏曲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 学生 教师 民族文化 杜丽娘
-
描述:我们的民族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精彩纷呈。特别是作为国粹的戏曲艺术,更是绚丽多姿。宋元之时,趋于成熟的戏曲与稍后繁荣起来的长篇小说一同雄踞文坛,取代了古代诗词赋文的地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次重大变
-
暖时有距离 冷时有温度
-
作者:余彬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温度 距离 《南柯记》 汤显祖 清唱剧 文本
-
描述:我认为,从文本来说,汤显祖四本巨著中最难排的应是《南柯记》。正因它难,所以我们私下都称它为难柯记。这次尝试,将该剧做成了昆剧音乐清唱剧的演剧样式。
-
从文本到舞台:《茶馆》和《牡丹亭》的时空比较
-
作者:杨淑英 夏玉瑶 来源: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本故事 文本故事 舞台时空 舞台时空 表演模式 表演模式
-
描述:舞台是剧本文本最好的表现空间,承载了文本所要表现的时间长度。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言体叙述表演的形式和现代话剧的以幕来作线性表现的时空意识的差异,决定了它们的叙事时空各具特色。就文本与舞台
-
教材应是能够与儿童对话的文本
-
作者:鲁洁 来源:河南教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程理念 课程文化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小学 思想品德课 教材编写 价值观
-
描述:教材应是能够与儿童对话的文本
-
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
-
作者:孙双金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备课 知音 语文教师 教学基本功 作者 学生 品味语言 王安石 林冲 泊船
-
描述:观点一: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品语言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师备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在咬文嚼字中揣摩作者,在品词析句中走近作者,在推敲把玩中感悟作者。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千古闻名,特别是对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选用更为后人津津乐道。于是乎读《泊船瓜洲》想到的就是绿
-
王安石天命观之文本解读
-
作者:樊友新 来源:求索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天命观 天命观 儒家权变思想 儒家权变思想
-
描述:而是旨在以儒学为基础,杂糅了佛、道、法、墨等各家学派,行以经世致用之目的,是中国儒家权变思想的集大成,对于揭示中国民俗思想及研究治国平天下方略具有很好的历史借鉴价值。
-
《牡丹亭》文本阅读与接受的特点及意义
-
作者:朱伟明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文本阅读 文本阅读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文学史研究 文学史研究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艺术魅力 艺术魅力 阅读视野 阅读视野 士大夫文人 士大夫文人 价值与意义 价值
-
描述:《牡丹亭》问世四百余年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无数读者与观众,成为著名的文学经典与舞台经典。与《牡丹亭》的演出史相比,其阅读史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价值。因为舞台演出可能转瞬即逝,而文学经典则以无时间性的存在方式代代相传。应该说,正是《牡丹亭》的文学经典地位
-
语文课应是文本与生活的统一
-
作者:樊雪平 宋鸿昌 熊克芳 来源:新时代教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的指导价值。
-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 深化课程改革结硕果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省 江西省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临川 临川 方案实施 方案实施 重点中学 重点中学 试点学校 试点学校 抚州市 抚州市 课改 课改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 从实际出发 从实际出发
-
描述:作为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中学的临川一中,也是江西省普通高中课改试点学校之一,自1997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施至今,学校从实
-
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北大方正资助
-
作者:王相东 来源:计算机世界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为此,国家教委最近颁发了《中小学计算机
课程指导纲要》,对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材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