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日》教学
-
作者:郑晓玲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引导学生 情景 背诵课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古诗 春联 教学过程 春节
-
描述: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4个生字,了解诗句意思。3.通过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感情。学习改写
-
陈忠实文学之路上遇到的三个人
-
作者:邢小利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忠实 赵树理 文学课 长篇小说 二年级 刘绍棠 短篇小说 中学语文课 散文 汉语课本
-
描述:陈忠实文学之路上遇到的第一个人是赵树理。赵树理可以说是陈忠实未见过面的文学启蒙老师。陈忠实读书到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中学语文课进行改革,语文分为汉语和文学两门。汉语课本讲语法,陈忠实说这是他最厌烦
-
狭隘的结果
-
作者:朱世忠 来源:共产党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狭隘 唐宋八大家 熙宁变法 王安石 文学 诗
-
描述:公元1086年,北宋政治和文学舞台上的两个伟大人物在殊死斗争中相继去世。四月,在诗文词方面绝妙一时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一手操纵了熙宁变法的王安石,在一片谴责声中抱憾辞世。九月,以砸缸救人而妇孺皆知千古
-
穿越时空的契合:《牡丹亭》与“小资”文学
-
作者:董晓荣 来源:消费导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小资 小资 青春与爱情 青春与爱情 现实与幻境 现实与幻境
-
描述:异同点,从而在解读古典文学和正视小资这一文学现象方面提出浅见,以资讨论。
-
刘绍棠文学浅析
-
作者:李亚欣 来源:大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燕赵文化 运河文学
-
描述:"一方水土一方人",人生情缘不仅与生俱来,也与"土"同在.作为极具燕赵文化特色的作家之一,刘绍棠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渗透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刚烈多情的地域性格.
-
《牡丹亭·游园》教学设计
-
作者:宣沫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中国传统戏曲 中国传统戏曲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文学样式 文学样式 文学意义 文学意义 自主 自主
-
描述: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戏剧.了解其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异同。 2.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美.学会自主鉴赏曲词。 3.认识《牡丹亭》的文学意义和价值。
-
《王安石变法》的教学设计
-
作者:何成刚 沈为慧 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资源库 资源库
-
描述:一、设计思路"王安石变法"属于高中历史选修一模块的内容,课标的具体要求是:(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
《本命年的回想》教学设计
-
作者:韦惜玲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刘绍棠 创设情景 春节习俗 结构严谨 整体感知 过程与方法 总体设计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
描述:教学设计说明:《本命年的回想》是一篇人文性内涵非常丰富的文章,丰富多彩的活动依托生动传神的语言表达了出来,且文章线索清晰,结构严谨。笔者的教学程序总体设计为七个板块:
-
《泊船瓜洲》教学
-
作者:陈步华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政治抱负 飞来峰 引导学生 泊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江南 设计意图 内心世界
-
描述: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教学方法本课教学意在突破以一诗说一人的传统,在教学中,以《泊船瓜洲》为中心,整合《忆江南》《春日席上》《登飞来峰》等王安石的诗,让学生了解一个
-
《牡丹亭·游园》语文教学探析
-
作者:李欢 来源:艺海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语文教学 中国古典戏曲 《大学语文》 中国古典艺术 文学作品 戏曲语言 教学目标
-
描述:人将它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