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司乐与师保:《周礼》乐官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
-
作者:张国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司乐 师保 《周礼》 文化
-
描述:《周礼》以乐官之长大司乐通掌国学之政是有历史根据的,行使《周礼》大司乐职能的是师保之官。师保之官与乐礼、乐教、乐官有不解之渊源。师保制度的形成、确立与以礼乐制度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宗法制国家的起源是一致的。
-
四夷乐官与夷夏之辨——《周礼》乐官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
-
作者:张国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夷”乐官 夷夏之辨 中国 文化
-
描述:周代宫廷设立四夷乐官与夷夏观念有关。夷夏本非族称,其称谓源于古老的贡纳制度。夷夏之辨只是以斗极崇拜为根据的传统中国观念或天下观念的反映,它喻示了礼乐因袭的传统及中国文化多元熔铸的基本模式。
-
文化辞典
-
作者:暂无 来源:散文诗:下半月.校园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典 文化 形容词 修辞手法 王安石 “绿” 动词 词作
-
描述:[词性混用]诗的修辞手法之一。指本来作形容词或名词的用来作动词,或名词作形容词用等。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是形容词作动词用。
-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
-
作者:程育兰 来源:孝感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校德育 以人为本 道德观
-
描述:在现代社会里,我们要用“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学校德育工作,要遵循学生道德的发展规律去进行我们的德育实践活动。
-
人文熏陶应是职高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
-
作者:王向华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D刊 学术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职业高中 语文教学 价值取向 人文熏陶
-
描述:人文关怀不只是一味的表扬与呵护,而应当是通过对职高学生的人文熏陶,让他们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职业高中的学生拥有与其他人一样的尊严.这应当是职高语文教学的一种价值取向.
-
“资本反哺”应是财富的恒久价值
-
作者:耿银平 来源:管理与财富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价值 财富 反哺 资本 《都市快报》 公司 减速机 治疗费
-
描述:“资本反哺”应是财富的恒久价值
-
论《周礼正义》在辞书修订中的价值
-
作者:钱慧真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正义》 辞书修订 价值 《周礼》 古代礼制 孙诒让 十三经 梁启超
-
描述:可算清代经学家最后的一部书,也是最好的一部书[1]。张舜
-
《司马兵法》的文化价值
-
作者:仝晰纲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兵法》 《司马法》 《周礼》 文化价值 军赋 《汉书·刑法志》 军队 《左传》 春秋时期 大司马
-
描述:下既平,天于大恺,春艹鬼秋,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艹鬼,指寻找、搜集;,指秋天打猎。所谓春艹鬼秋是指国君在春秋两季以围猎形式操练士兵和检阅军队的仪式,以这种形式表明不忘备战,实际上是表明国君拥有兵权的一种礼仪。《周礼·大司马》对这一仪式讲的更加细致:“中春教振旅……遂以艹鬼田,有司表貉,誓民、鼓,遂围禁、火弊、献禽以祭社。……中秋教治兵如振旅之阵……遂以田曰如艹鬼田之法,罗弊、致禽以祀防。”二者所言,大致相似,都是指国君校阅军队的仪式。其二,关于出师、誓师。出师时要举行祭社、造庙仪式。《司马法·仁本》:“兴甲兵以讨不义,巡守省方,会诸侯,考不同。其有失命、乱常背德、逆天之时,而危有功之君,遍告于诸侯,彰明有罪,乃告于皇天上帝、日月星辰,祷于后土四海神祗、山川冢社。乃造于先王,然后冢宰征师于诸侯,...
-
岩茶文化价值探讨
-
作者:曾震中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武夷山市 武夷岩茶 茶园 经济价值 茶叶 小气候 周亮工 饮用 明代 文化价值
-
描述:于是这块宝地先后被黎民百性、朝廷皇家相中,在此建立了闻名天下的皇家“御茶园”,更由于岩茶具有突出的饮用、药用、经济价值,因而身价倍增……从“御茶园”看饮用价值周亮工在《闽小纪》中写道:“先是建州贡茶
-
汪榕培英译《邯郸记》的文化传输:以目的论为视角
-
作者:杨丽丽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翻译研究 文化 文化 目的论 目的论 纪实翻译 纪实翻译 工具翻译 工具翻译
-
描述:授在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过程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 作为本文理论支撑的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其代表人物有莱斯(Reiss)、汉斯·弗梅尔(Hans Vermeer)和诺德(Nord